肌肽二聚体(CK-MB)是一种特殊的酶蛋白,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在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或坏死时,CK-MB会释放到血液中,成为诊断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外,CK-MB也可用于监测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以及预测心脏病患者的预后。 二、CK-MB的测量方法 CK...
肌钙蛋白与CK-MB.#每天跟我涨知识 #医学科普 #每天学习一点点 #科普一下 #心梗 - 神内笔记于2024010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67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相比cTn的最少5-7天,CK-MB恢复至基线的时间更短。这也使其曾被用于诊断早期的再梗死。 但CK-MB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劣于肌钙蛋白,目前已经不再推荐使用。对于怀疑再梗死的病人,cTn也已经取代了CK-MB的地位,在检测患者即刻和3-6小时后的cTn水平后,如...
CK-MB偏高指的是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简称CK-MB)在血液中的浓度高于正常范围。CK-MB是肌酸激酶(CK)的一种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其偏高可能意味着存在心肌损伤或某些特定疾病状态。以下是CK-MB偏高的可能原因及相应处理方式的详细解释: 可能原因: 1. 心肌损伤:C...
采用CK-M抗体抑制M亚基活性后,其只剩下了CK-B亚基,将结果乘以2后即为CK-MB真实含量,但是该方法学是假定CK-BB活性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来计算的,但实际上,溶血及血液中巨CK、CK-BB和CK-MM亚型等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现象,导致 CK-MB活性结果偏高,甚至出现CK-MB>CK的现象出现,这也是CK-MB的活性检测的弊端...
结果显示,CK-MB质量检测法结果基本不变,而CK-MB活性检测法自第3天呈逐步下降趋势。由此看来,对于慢性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CK-MB活性在逐渐衰减,CK-MB的活性检测并不能反映外周血CK-MB蛋白的真实浓度,其诊断效能相应低于CK-MB质量指标。 图5 CK-MB 质量和活性在室温下...
CK-MB和肌红蛋白是在cTn出现和完善之前最常使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但随着肌钙蛋白的出现,尤其高敏cTn时代的到来,CK-MB和肌红蛋白已经变得重复和多余,不但浪费,还会导致干扰和误判。是否应该淘汰旧组合“心梗三项(包括cTn、CK-MB和肌红蛋白)”,直至彻底淘汰CK-MB和肌红蛋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许俊堂教授发表了自己的...
CK-MB是指肌酸激酶同工酶,如果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超过正常范围的两倍,并且伴随有心肌炎症状,那么患者就可能确诊为心肌炎。目前临床上已将“肌钙蛋白”作为比CKMB更准确更敏感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男的50-310 U/L,女的40-200 U/L。发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疼、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都是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单纯CK-MB偏高不一定是心肌损害:1. CK-MB升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断:如患者的年龄、症状、心电图等,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及治疗。2. 在肌肉损伤时CK-MB也会升高:如发热、肌炎等因素都可能导致CK-MB升高,此时如果没有其他症状,心电图与肌钙蛋白也正常,仅CK-MB偏高则心脏应该没问题。 CK-MB多高算严重 王勇...
Mb是Myoglobin(肌红蛋白)的缩写,因此只有首字母是大写,后面的“b”是小写的。肌红蛋白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分子量很小,而且位于细胞质中,所以在肌肉受损后会立即释放到血液中,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时,胸痛发作后2h即可在血液中检测到Mb的升高,但其半衰期很短,消除很快,16h后检测容易出现假阴性,所以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