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MB就是磷酸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心肌中,是肌酸激酶的同工酶,其升高的临床意义如下: 1.通过观察血清中CK MB水平增高的程度及动态演变过程,判断是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该酶在心肌梗死后3-8小时左右开始增高,18-24小时达到高峰,持续3-4天恢复正常水平。其高峰出现的时间越早,提示心梗预后越好,如果在下降过程中出现...
在临床中,心肌酶的升高提示心肌细胞的损害。具体某一种心肌酶升高的临床意义如下:1.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在人体的心肌细胞还有骨骼肌的细胞中含量较高,当心脏或者肌肉受到侵害,心肌或者骨骼肌细胞破裂,肌酸激酶被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导致肌酸激酶的升高,所以肌酸激酶的升高有两个临床意义。①心肌细胞受到损害,如心肌梗死,是...
如骨骼肌损伤、肾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导致CK-MB升高,但通常升高程度较轻。CK-MB升高并...
CK-MB与CK比值的意义主要是判断是否是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一、CK-MB与CK比值的临床意义: 1、CK是肌酸激酶的英文缩写,CK-MB是肌酸激酶同功酶的英文缩写,CK也是肌酸激酶,是一种存在于全身肌肉组织中的酶。一个升高说明全身肌肉组织受损,但是有一个释放,无论是骨骼肌、脑血管、肌肉损伤,还是平滑肌、心肌组织,只要...
在临床上,CK-MB主要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判断溶栓疗法是否成功,以及评估复发性心梗的危险性。 首先,CK-MB是心肌特异性较高的酶,当心肌细胞受损或坏死时,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因此,检测血清中的CK-MB水平可以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依据。其次,通过动态监测CK-MB的变化,可以判断溶栓疗法是否成功。如果CK-MB在...
1. 心肌损伤:CK-MB是心肌损伤的敏感指标。当心肌细胞受损时,CK-MB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CK-MB浓度升高。这种情况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等心脏疾病。 2. 骨骼肌损伤:虽然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但也在骨骼肌中有少量分布。因此,骨骼肌损伤(如骨折、肌肉断裂等)也可能导致CK-MB轻度升高。
CK-MB是心肌中的一种磷酸肌酸激酶,它的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它在心肌梗死后3-8小时开始上升,18-24小时达到峰值,3-4天恢复正常。如果峰值出现较早,预示着患者的预后较好。如果在下降过程中再次上升,则可能发生再次心肌梗死。2. 在不稳定心绞痛、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期以及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后,由于心肌损伤,也可...
心肌酶谱临床意义CK--MB增高的意义 表示心肌急性受损,CK-MB大于3倍以上意义明显 CK-MB 可以诊断无骨骼肌损伤的心肌梗死,也适用于早期诊断,其临床特异性高于肌红蛋白,在不同时间重复此项检测有助于确诊 AMI ;溶栓治疗 90 分钟后,测值增加 4 倍,提示梗阻的血管再灌注成功。对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 CK-MB 增加...
单纯CK-MB偏高不一定是心肌损害。 CK-MB也叫肌酸激酶同工酶。其升高多见于心肌梗塞或心肌炎,但在临床上,如果CK-MB升高,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如果患者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心电图提示ST-T改变,首先考虑心肌梗塞,此时需要完善肌钙蛋白、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治疗。如果在...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肌损伤的诊断和评估,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情况中。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临床意义有哪些? AMI的早期诊断:CK-MB是心肌损伤后最早升高的血清酶之一,AMI发生后CK-MB在4小时内开始升高,16至24小时达到高峰,48至72小时内恢复正常。对于症状不典型的AMI患者,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