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攻克北美市场,本田工学研究所耗时14个月采集了326名骑士的体态数据。最终呈现的北美版本黄蜂CB919:将脚踏位置后移22mm,手把角度倾斜5.7度,这些改动使得6小时骑行疲劳度降低41%。 《Motorcycle Consumer News》的测评报告指出:"这种坐姿让人想起印第安侦察兵,但操控精度却是纯正的本田风味。" 骑过这款车的人一定会...
前悬采用Showa(昭和)SFF-BP 倒置叉,预载压缩和回弹阻尼全可调;后悬挂采用加压分离型避震器(Pressurised Separation Type),预加载和回弹可调,采用簧减分离能提高悬挂稳定性,更好吸收振动又不至于太软。 座高830mm,座位与车把的空间十分宽裕,跨座上车,上身略微前倾,脚踏位置微微后移,构成典型的运动型街车的骑行三角。
▲在双人骑乘方面,MT-10的缺点是没有后座扶手、后座脚踏也比较高,但是坐垫很舒服而且不容易滑动,而CB1000R虽然有后座扶手,但后座的位置并不舒服,而且没有坐垫整流罩也让人觉得不安,因此后座坐起来比较舒服的是MT-10,但是比较不会影响操控性的则是CB1000R。要选择革新的MT-10还是经典的CB1000R?配备独一无...
在进行了约20~30分钟的双载骑乘测试后,亚亚认为新款CB1000R的后座垫泡绵偏硬,对于长途双载而言并不算舒适,但表面的皮料则提供了出色的止滑效果。同时后座脚踏的设计也稍嫌可惜,与同样身为旗舰街车的初期喷射型CB1300同样拥有位置尴尬、偏高,使后座乘客难以找到准确、舒适施力点的问题。 椅垫的设定较不适合双载长途...
座高830mm,座位与车把的空间十分宽裕,跨座上车,上身略微前倾,脚踏位置微微后移,构成典型的运动型街车的骑行三角。凹陷的油箱后部,为大腿提供了极好的夹击位置,更有利于操控。 3.外表温文尔雅,内在激情澎湃。由于本田在中低转速范围内对扭矩和功率输出进行了修改,引擎调校呈现柔中带刚特性,发力线性却不至于突兀。百...
重新定位了脚踏位置。 10)本田限量版CB1000R 由欧洲本田创建,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德国共销售350台。灵感取自HRC赛车三色。采用HRC风格的三色涂料方案;SC-Project 碳纤维排气。 11)CB1000R“Tribute”版本 灵感来自庆祝CB750诞生50周年庆。车身涂装与1969年CB750相同,采用无内胎Jonich辐条轮;排气管形式为锥形...
讲到舒适度,我就必须要给CB1000R一票了。毕竟整个日系车的造车理念向来注重这一点。CB1000R的座椅既平又厚还软,脚踏的位置适中,骑姿较直立,再加上偏软的悬吊,使得在都市通勤时,能给骑士最舒服的骑乘感受。790DUKE,在这方面表现也并不太差,座椅比较宽,略微倾斜,舒适度也不错。比较起来,765RS的舒适...
本田为了因应这具引擎在中转速域的特性,所以在后齿盘的设定上下了功夫,稍高的后齿虽然可以让骑士不容易察觉中转速域出力的缓和,但却间接的放大了运转的震动,再加上车辆脚踏与手把都是使用铝合金部件固定,所以车辆整体运行的震动会大过于Z900RS,不过就本田CB1000R的外型设计与特性,关于震动一事相信支持者比较容易接...
轻松的上半身前倾角度与运动化的脚踏位置再加上宽阔的把手设计,这样的驾驶三角除了不要求骑士的肌耐力与体力之外,更带来灵活的操控特性,使CB1000R+在都会或是狭小山道驾驶也能轻松自如。 #骑士174cm、76kg。 830mm的座高,170cm左右的骑士都能够无压力的驾驶,乘客位置与骑士位置的落差也不会太大,在性能街车中算是...
作为全球战略车款,CB1000R的产品特点如下:骑行姿势 无论从城市街道还是广阔公路,全新CB1000R让用户体验多样的骑行乐趣。CB1000R有着偏运动的驾姿,上身姿态以及脚踏位置都是运动化街车的设定。这代CB1000R采用了单背脊钢质车架,轻量化的同时也让整车更紧凑,车体重心更加集中。车把较短,转向时车把轻轻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