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解释: 响应头中的 Cache-Control:max-age=315360000 是通知浏览器:315360000 秒之内不要烦我,自己从缓冲区中刷新。 拓展: HTTP1.0 HTTP1.0中通过Pragma 控制页面缓存,通常设置的值为no- cache,不过这个值不这么保险,通常还加上Expires置为0来达到目的。但是如我们刻意需要浏览器或缓存服务器缓存住我们的页面这...
Cache-Control: no-cache通常用于那些需要经常更新且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资源。例如,动态生成的网页内容、实时数据(如股票价格、新闻更新)或需要用户频繁交互的Web应用界面。使用no-cache可以确保用户始终获得最新的内容,但请注意,它可能会增加服务器的负载和用户的等待时间,因为每次访问都需要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列举其他...
在前端页面中添加Cache-Control: no-cache请求头,是为了防止浏览器缓存页面和资源,保证每次请求都是最新的数据,以避免数据过期和不一致的问题。浏览器通常会对相同的请求进行缓存,当下次再次请求相同的资源时,会直接从缓存中获取,这样可以减少网络请求,提高页面加载速度和性能。但是有些情况下,如果缓存的资源不是...
Cache-Control: no-cache作为请求头,表示即便在客户端拥有未过期的缓存,也要向服务器请求获得最新的资源。 Cache-Control: max-age=0作为请求头,将会验证服务器资源的新鲜度,如果缓存未过期,则利用缓存,返回 304 状态码,否则重新获取资源返回 200 状态码。 为了进行验证,我们打开掘金的官网,在网络中找到「任意一条...
Cache-Control: no-cache:这个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使人误以为是响应不被缓存。实际上Cache-Control: no-cache是会被缓存的,只不过每次在向客户端(浏览器)提供响应数据时,缓存都要向服务器评估缓存响应的有效性。 Cache-Control: no-store:这个才是响应不被缓存的意思。
网页的缓存是由HTTP消息头中的“Cache-control”来控制的,常见的取值有private、no-cache、max-age、must-revalidate等,默认为private。其作用根据不同的重新浏览方式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打开新窗口 值为private、no-cache、must-revalidate,那么打开新窗口访问时都会重新访问服务器。
Cache-Control: no-store, no-cache意味着浏览器和其他中间缓存设备不能使用缓存策略,每次都需要从服务器上获取内容。 no-store指示浏览器或其他中间缓存设备不能存储任何资源。这意味着即使在多次请求同一资源的情况下,浏览器也必须始终从服务器获取资源,而不是使用之前缓存的版本。 no-cache告诉浏览器和其他中间缓存...
Cache-Control: no-cache字段在请求头中出现,对于服务器与浏览器都具有重要作用。浏览器在收到响应时,如果没有此控制字段,可自行决定是否缓存资源。然而,当收到Cache-Control: no-cache时,浏览器将绝对不使用本地缓存,而是直接请求目标服务器。对于CDN服务器而言,收到此标记后,不会立即返回资源,...
理解 Cache-Control 标头有两个关键方面,一是原始服务器可以发送,二是用户代理(浏览器)可以发送。当原始服务器发送时,max-age=0 只是通知缓存和用户代理,响应自始至终被认为是过时的,应该在使用缓存副本之前进行重新验证。而 no-cache 则直接告诉用户代理在使用缓存副本之前必须进行重新验证。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