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是表达式,是将2的值赋值给a,而表达式的值,等于等号左面的值,也就是a的值,所以表达式的值也是2!
在 C 语言中,二维数组是由一系列连续的内存位置组成的,其中每个元素占用一个特定的字节数。对于一个二维数组 a[2][3],其存放顺序如下图所示:```+---+---+---+ | a[0][0] | a[0][1] | a[0][2] | +---+---+---+ | a[1][0] | a[1][1] | a[1][2] | +...
如果 a 是一维数组,则语句和表达式中的 a[2] 表示数组的一个元素。数组的下标从0起算,a[2] 则是 第三个元素。a[2] 也可以表示成指针指向的值的形式 *(a+2)。例如:int a[]={1,2,3,4,5};printf("%d %d\n", a[2], *(a+2));输出 3 3 ...
a=(2)。2'在C语言中,代表一个字符,跟'a'、'='含义一样的字符,它没有数量意义。括号中的内容表示是范围,=号就是包含和被包含的意思,右边被左边包含,a在左边。
正确答案是D,表示的是第二行第一个元素的地址。C语言没有多维数组,只有多个一维数组的嵌套。举个例子给你讲吧 a[3][3]= {1,2,3 4,5,6 7,8,9 } 其实是3个一维数组a[0] = {1,2,3};a[1]= {4,5,6};a[2]={7,8,9}组成的;a表示数组名,也代表数组首地址。此首地址...
有一个a数组,它有两行两列,一共4个元素
先算a*=3; //a=2*3,a=6,这一步后a已经不再是2,而是6 再算a-=a; //a=6-6 ,所以a=0 因为复合赋值运算符的效率比a=a+b好,所以这种a=a+b的情况一般就写成a+=b;不信你拿出笔和纸,写写a=a+b和a+=b,第一个写了两次a,而第二个只写了一次,计算机也一样,a=...
“==”通常用于条件判断,a==2 意思是判断a是否等于2;例如:if(a==2){ //如果a等于2',那么进入这里 } else { //否则进入这里 }
a[2][2]=6。在c语言中,a[常量1][常量2]={数据1、数据2、...},常量1可以没有,但是常量2必须有。在编译器进行编译时,会有这两种情况,下面分别说明。1、若指定了 常量1、常量2的值,为了方便说明,先假设常量1=2、常量2=2,那么a[0]={数据1、数据2},a[1]={数据3、数据4}。
在 C 语言中,`a[2][2]` 是一个二维数组的访问方式。这表示一个包含元素的二维数组,并用索引来访问其中的特定元素。假设 `a` 是一个二维数组,那么 `a[2][2]` 表示该数组的第三行(索引为2的行)和第三列(索引为2的列)的元素。在 C 语言中,数组的索引是从0开始的,所以`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