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
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王昌龄能够将“色”和“光”交织起来,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因而,这里的色彩光线已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属性,色彩光线的描写也不只是起美化画面的作用,...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赏析 【原文】: 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① 首句意谓:青海湖上的层层浓云使雪山晦暗无光。青海:青海湖,在今 青海省西宁市。② 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 3穿金甲:磨穿...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诗中提到三个地名,分别是青海雪山和玉门关(2)诗的前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象,突出了边关生活的艰苦和孤寂(3)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明了他们誓死杀敌,捍卫疆土的雄心壮志。 2阅读课外古诗,...
《从军行七首·其四》注释: 青海长云暗(àn)雪山,孤城遥(yáo)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是一组质量极高的唐代边塞佳作。 其一,刻画了边疆戍卒的“乡愁”; 其二,描写了征戍者听乐观舞的“边愁”; 其三,描绘了患难与共的“战友情”; 其四,即为本诗,表现了将士们同仇敌忾,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
(6分)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6.第三、四句中,最能表现战斗之频繁的一词是,最能表现战斗之激烈的一词是。(2分7.都是描写战争的诗篇,尽管都洋溢着一股奋勇拼搏的爱国热情,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比较分析“不破楼兰终不还”和范仲淹《...
参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1] 青海[2]长云暗雪山[3],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4]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返。 【注释】 [1]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唐朝著名诗人,后世称赞其为“七绝圣手〞,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风格高昂、手法细腻,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流传至今的诗作...
每周一句诗句,《从军行七首.其四》唐 王昌龄。孤城遥望玉门关。 墨云轩主人_墨丁 184 0 每周一句诗句,《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 墨云轩主人_墨丁 189 0 每周一句诗句,《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 墨云轩主人_墨丁 136 0 每周一句诗句,粉笔字练习。《山行》的第3...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