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试点的成功,是前沿技术在民生安全场景的一次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了5G-A无源物联网技术组网灵活、高效读取、海量接入的能力优势。继此次试点后,北京移动将继续推动5G-A轻量化和无源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落地,让更多以往受限于能耗和成本、无法实现联网的“哑终端”被纳入物联网,真正实现“千亿物联”、“万物互联”...
商用4年多以来,5G产业发展速度前所未有。近日召开的2023年中国5G发展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要前瞻布局5G-A技术研究、标准研制和产品研发,加快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商用部署,持续开展5G新技术测试验证,加快推进产业成熟。上海市副市长陈杰也表示,上海将加快试点部署5G-A网络,加快发展万兆到...
其二,我国“物超人”态势显著,未来行业应用与智慧城市的需求将加快物联网的发展,轻量级、高密度、宽覆盖、低成本、长寿命将成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5G-A将会在轻量化(RedCap)和无源物联网等方面发力,提升5G的价值。其三,5G在发展之初虽然提出面向工业应用,但面向消费应用的思路主导了其系统架构设计。现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已经提出,到2025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实现5G轻量化规模覆盖,5G轻量化连接数实现千万级增长。 从行业发展实际看,我国的5G轻量化技术研发和应用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在这次世界5G大会上,相关企业发布了RedCap AIoT摄像机、RedCap路由...
在张新生看来,当前,5G轻量化虽然可以复用于广泛覆盖的5G基站,但在标准制定、设备兼容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确保技术转换的平稳过渡和无缝连接。5G规模化应用仅靠运营商和通信企业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建立可持续的良性生态,打好团体战。
一是智简轻量新终端,构建万物互联世界。RedCap(5G轻量化)可大幅降低5G终端成本,助力5G更大规模应用,中国移动已建成技术领先、规模领先的RedCap商用网络,并已启用,覆盖全国52城市超10万站,2024年将持续扩大部署规模,全国县级市以上实现连续覆盖。二是通感一体新融合,拓展多维网络能力。中国移动创新提出混合波形...
2023年,中国联通又携手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华为公司在山东省完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省域电力5G专网 RedCap(5G 轻量化技术)规模化商用部署,助力5G应用轻装上阵。本项目依照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将RedCap和5G硬切片技术进行融合,打造“端网业”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作为全球首个实现轻量化场景下网络自开通自优化的运营商,北京联通还通过算力下沉至基站,实现了分布式AI管理,构建云边协同的数智生态。联通好网络,信号再升格 北京联通副总经理杨力凡表示:“大带宽将带来用户体验的快速提升,只有网络能力达到万兆,才能让人人千兆毫不费力。此次,我们给北京联通的用户带来了5G-A规模...
目前,中国移动5G-A无源物联已在7个省、20多个项目中试点验证。中国移动智能连接部总经理全建斌认为,政策支持、产业创新需求、轻量化低成本解决方案是5G-A无源物联的关键要点。大会开幕式上,张云明提到,在国内,5G技术产业已构筑起通信芯片、终端、基站设备、设施仪表的完整产业链。而对5G-A来说,也要构筑起一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上发出倡议: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加快推进5G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系统布局5G轻量化与5G-A技术研究、标准研制、产品研发,加快推进商用部署;深入开展6G关键技术研发,为6G标准制定、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