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将其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我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___》,为治理“舌尖上的浪费”建章立制,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A. 禁食野生动物
①④符合题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自2021年6月1日起实施。它把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包括乡村振兴的任务、目标、要求和原则等转化为法律规范,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得到落实,反映人民意愿。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立法权,党的主张通...
题目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以稻济世,万家粮足。为了中国人民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袁隆平一生为人类的粮食事业奋斗,一直强调粮食的重要性。他曾说:“一粒...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A.立法权B.决定权C.任免权D.监督权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在产业、人才、生态保护等领域,针对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严格规范村庄撤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为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提供了长久的法律保障。这表明( ) ①只有超越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才是正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防止食品浪费,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防止食品浪费从此有法可依。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小题。23.节约粮食,为何动用治国重器?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化的推进,未来我国粮食消费依然将保持刚性增长趋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需要通过治国重器加以保障。材料说明科学立法...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制定进程 2020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专题调研,旨在加快建立法治化长效机制,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日常食物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12月21日,全国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