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3056万千瓦,气电884万千瓦),比上年减少73万千瓦(其中,煤电比上年减少448万千瓦,气电比上年增加313万千瓦),已连续四年减少;核电884万千瓦,创核电年投产新高;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2127万千瓦和4525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多投产407万千瓦和少投产815万千瓦,其合计新增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52.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
在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2.5%(即2.3亿吨),达到9.5亿吨。在美国,2017年的减排态势发生扭转,201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3.1%。尽管如此,美国的排放量仍然保持在1990年左右的水平,比2000年的峰值少8亿吨。印度的排放量增加了4.8%,即1.05亿吨。尽管如此,印度的人均排放量仍然很低,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40%。整个欧洲的...
火电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约841克/度,为碳排放最大单一来源。2018年,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为308克/千瓦时,火电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约841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19.4%,全部发电方式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约592克/千瓦时,比2005年下降30.1%。 2018年我国碳排放量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碳汇是指能够大量将温室气体从大气中移...
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烧碱综合能耗下降0.5%,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0.7%,吨钢综合能耗下降3.3%,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4.7%,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7%。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 图24:2014-2018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新华社发...
2018 年我国建筑全过程的能耗量与碳排放量分别占据我国总量的 46.5%与 51.3%。其中,绝大多数的能耗与碳排放 量均来自于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与建筑运行阶段,两者占比相当。 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与碳排放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长期看来,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通过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实现我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是我国实现“双...
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烧碱综合能耗下降0.5%,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0.7%,吨钢综合能耗下降3.3%,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4.7%,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7%。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 “十三五”时期,国家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明确要求到2020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5%,能源消费...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中国项目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在卡托维兹气候大会期间向记者表示,面对快速升温的威胁,各国应进一步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碳计划组织已连续13年发布全球碳排放预测报告,本次报告由来自15个国家、57个研究机构的76名科学家合力完成。
3月26日,国际能源署发布了2018年版的《全球能源与二氧化碳排放现状报告》,对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情况及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等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认真研读这份报告,除了对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外,从报告的诸多结论中,更多的是对流行观念中有关世界能源消费现状理解存在偏差的感慨,即这份报告...
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2023年达峰!《中国能源报告(2018):能源密集型部门绿色转型研究》发布!,2019年1月13日,在2019年度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研究报告发布会上,魏一鸣教授分享了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中国能源报告(2018):能源密...,国际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