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高浓度2,4-D会抑制植物生长,因此需要配置高于F组(100μg/mL)2,4-D溶液的浓度,按照预实验步骤进一步实验,才能最终确定2,4-D对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最适浓度。故答案为:(1)容易合成 效果稳定 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或“调节剂残留、价格”或“施用是否方便”)(2)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或“检验实验设...
(2)实验材料:水稻试验田(长有鸭跖草),56%的2,4-D可溶性粉剂(已将2,4-D粉剂配制成下列5个浓度:0.01、0.02、0.04、0.08、0.12mg/ml),清水等。(要求与说明:水稻为单子叶植物,鸭跖草为双子叶植物;2,4-D作为除草剂的药害主要是平均株高下降)(3)实验思路:?将水稻试验田 。
(1)植物生长调节剂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它在质量浓度为10mg/L的浓度下,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如果把浓度升高到500-1000mg/L,就可使一些双子叶植物死亡.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常常把它作为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同时还可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如图1是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
研究结果表明:除草剂2,4—D的使用对土壤生物群落中真菌数量有着明显影响,当浓度为5mg/kg时,土壤中真菌数量没有明显改变;当浓度为25mg/kg时,真菌数有明显下降但能逐渐恢复;当浓度等于或超过50mg/kg时,真菌数位明显下降且无法恢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实验材料:未使用除草剂2,4-D的土壤...
一般来说,2,4-D除草剂的浓度为20%左右,剂量为每亩1-2升。 注意使用时期,一般在杂草3-5叶期使用效果较好。此时,杂草的生长点尚未完全形成,对2,4-D除草剂的敏感度较高,能够达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避免在高温、干旱等恶劣环境下使用,以免对作物造成不良影响。在使用2,4-D除草剂时,应选择气温适宜、湿度较高的...
50mg 2,4-D是。二氯苯氧乙酸的简称,不同浓度作用差异大,在农业上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作植物生长调节剂。另一种是作除草剂,浓度为每升0.51mg时,可作为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基的成分,如诱导愈伤组织芽。根的形成等,当浓度为每升125mg时,可进行保果保鲜,浓度为每升1000mg时,可作为选择性除草剂。控制...
2,4-D在500ppm以上高浓度时用于茎叶处理,可在麦、稻、玉米、甘蔗等作物田中防除藜、苋等阔叶杂草及萌芽期禾本科杂草。内吸性。可从根、茎、叶进入植物体内,降解缓慢,故可积累一定浓度,从而干扰植物体内激素平衡,破坏核酸与蛋白质代谢,促进或抑制某些器官生长,使杂草茎叶扭曲、茎基变粗、肿裂等。 禾本科作物在...
1选择性除草剂2,4-D是一种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它是水稻田间的良好除草剂。为探究2,4-D对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适宜浓度,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编号ABCDEF2,4-D浓度(μg/mL)020406080100鸭跖草植株高度(cm)3636.537384144水稻植株高度(cm)161616.516.61717.8 A. 该实验设置A...
编号A B C D E F 2,4-D 浓度 ( μg/mL) 0 20 40 60 80 100 鸭跖草植株高度 (cm) 36 36.5 37 38 41 44 水稻植株平均高度 A. 该实验设置 A 组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B. 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 2,4-D 的浓度,没关变量是植物的高度 C. 选择性除草剂 2,4- D. 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生长素作用的...
2,4-D丁酯在浓度大于100ppm时,会阻碍植株生长,具有干扰植物体内激素平衡、破坏植物传导组织、抑制光合作用的效果,这就是其作为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因此其两面性决定了盲目加大药剂浓度会产生负面作用,对作物本身的安全性带来风险。 笔者曾亲历在小麦田由于2,4-D丁酯使用时间过晚、浓度偏大,导致小麦不抽穗,或者抽穗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