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一生发展造成障碍。 二、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与家庭教育 (一)婴儿期: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0到18个月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脆弱,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他们的母亲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社会化发展贯穿一生,他将人一生的发展分成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核心冲突要解决,冲突解决好发展出良好品质,解决不好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在八个阶段中前五个阶段是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接下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他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顺利解决后,人格就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八个阶段中前五个阶段是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接下来将重点介绍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的前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8个月...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个体在学龄期即小学阶段主要对应的矛盾冲突时勤奋感克服自卑感,所以对于此阶段的儿童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1、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于零到一岁的婴儿,家长应该积极地、始终如一地满足其需要。(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0-1岁的儿童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信任感,这时候家长应该积极的、始终如一的满足其需要来培养其对世界的信任。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2、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①家庭教养模式;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定义: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2、组成: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3、发展阶段: ①生理自我(1岁末开始,3岁左右基本成熟) ...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挨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医生,1902 年生于德国法当克福,在维也纳时是弗洛伊德家中的常客之一,受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训练与培养。后来他过自已的临床观察和实际经验,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了修正,建立了代表新精神分析派的个性形成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招考试中常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大家的掌握情况。大家需要辨析不同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再次特总结,以便在考试过程中获得高分。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
【名师详解】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2—18岁属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7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 A. 社会性 B. 继承性 C. 特殊性...
社会观都是以社会性质为主导的,比如“资本主义社会观”“社会主义社会观”“共产主义社会观”“传统社会观“,不同的社会观,是在不同的社会性质下形成的。题干描述的是学生观。5、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经彻底动摇,教师为了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学生的需要,要扮演好()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