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 年1月至1935年1月党内三次“左”倾教条主义的代表是( )A.王明B.李立三C.博古D.瞿秋白
百度试题 题目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的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代表是___。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王明 反馈 收藏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第3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代表是王明。这一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政治上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否认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政治的重大变化,把所有中间势力都当成“最危险的敌人”,推行...
答案: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的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代表是()。 张国焘 李立三 瞿秋白 王明 正确答案:王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是()。 答案: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少数人的呐喊不可能根本改造封建社会环境中的国民性。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的第三次“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代表是() A瞿秋白 B李立三 C王明 D张国焘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左”倾教条主义。在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陈绍禹(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中共领导机关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李立三B.王明C.瞿秋白D.陈独秀
答案: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今有A、B浓度相同的Pb2+-EDTA溶液两份:A为pH= 5.0的HAC-NaAc缓冲剂溶液;B为pH=5.0的六亚甲基四胺-HCl缓冲溶液。则在A、B溶液中Pb2+-EDTA的K'PbY值的大小是 ___? A、A溶液的K'PbY和B溶液的 K'PbY相等; B...
1930年6月至9月的第二次“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代表是() A.瞿秋白 B.李立三 C.王明 D.张国焘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手机看题 单项选择题 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第一次“左”倾盲动错误的代表是() A.瞿秋白 B.李立三 C.王明 D.张国焘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手机看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