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麦立强教授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团队通过创新研发,成功开发了一类初层溶剂化壳层不含有机溶剂分子的复合水系电解液。成功有效克服了传统复合水系电解液在低温下脱溶剂化动力学缓慢的问题,显著提高了水系锌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有望推动高性能电...
6月14日,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atalysis》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锌离子介导催化作用实现超快充电池的新机制,研制出超高功率、本质安全的水系锌离子电池,为下一代超快充电池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径。这是学校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 Catalysis...
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 2007.12 - 至今,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其间:2008.06-2011.02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2004.10 - 2007.12,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副教授(其间:2006.02-2007.12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访问学者) 2004.07 - 2004.10,武汉理工大学...
麦立强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领导者。他的学术实力不容小觑,已经在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此次出任副校长,对于麦教授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和机遇。他将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武汉理工大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笛教授也是一位杰...
据武汉理工大学网站消息,12月13日,该校召开干部教师大会。会上,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宗凯宣读了教育部党组、教育部的任免决定:麦立强、张笛任中共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常委,免去吴超仲的中共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常委、委员职务;任命麦立强、张笛为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免去吴超仲的武汉理工大学副...
基于此,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团队基于目前氯离子电池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氯离子电池的当前进展以及挑战,提出了未来氯离子电池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为未来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阴离子电池体系(不限于氯离子电池)奠定了基础。作者首先回顾了氯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并且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电解液)角度对其瓶颈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发展...
据武汉理工大学网站消息,12月13日,该校召开干部教师大会。会上,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宗凯宣读了教育部党组、教育部的任免决定:麦立强、张笛任中共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常委,免去吴超仲的中共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常委、委员职务;任命麦立强、张笛为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免去吴超仲的武汉理工大学副...
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徐林教授和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高性能计算研究所(IHPC)张永伟教授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题为“Sulfurized Composite Interphase Enables a Highly Reversible Zn Anode”的文章,该文章的要点如下:(1)采用...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与徐林教授团队共同揭示了一种创新的深共晶电解质(DEE)——基于固体二甲基丙二腈(DMMN)的新型DEE。通过巧妙利用N配位诱导解离LiTFSI,研究人员发现DMMN分子能够借助N原子与Li+的相互作用,有效促进LiTFSI的解离,并与TFSI-阴离子形成氢键,进一步加速解离过程,从而形成DEE。值得一提的是...
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徐林教授和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高性能计算研究所(IHPC)张永伟教授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题为“Sulfurized Composite Interphase Enables a Highly Reversible Zn Anode”的文章。 第一作者:吴璐,袁豪 通讯作者:麦立强,徐林, 张永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