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身上长白点的原因鱼身上长白点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名为“小瓜虫”的寄生虫感染,这种寄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学名为“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小瓜虫的生命周期包括三个阶段:滋养体阶段、包囊阶段和自由游动阶段。在滋养体阶段,小瓜虫会寄生在鱼的皮肤、鳃或鳍上,形成肉眼可见的白点...
寄生性嗜酸卵甲藻,春末至秋季最严重感染的鱼,发病初期在池塘中拥挤成团或在水面上形成1~3个小圈在水面转圈式环游,鱼的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全身至尾柄,且在白点之间有红色斑点,病情严重的鱼体表白点在尾柄、体两侧、头部连接处重叠,全身像涂了一层粉一样,鳞片部分脱落,体表发炎、溃烂。患...
首先,把缸里的鼠鱼捞出来,放到另一个地方养着。然后,每1升水里加3毫升的水族用盐,这样可以帮鱼减少水压和消毒。小瓜虫也不耐盐,所以每次换水的时候按比例加回盐分。另外,把水温升到28到30度,因为升温可以加快小瓜虫的生命周期,让它们在繁殖之前就死去。等白点消失五天后,再慢慢降低温度并换水降低盐份。几次...
我的鱼白点病痊愈了,..经过一周的治疗,白点病传染者“新买的红色的鱼”于17日痊愈,大缸里的四条疑似白点病鱼经过治疗也痊愈了。在259升的鱼缸,底滤缸也差不多60-70升容积,总共的容量水中加了14小勺大盐,适量白点净,升温
大多数鱼友说根本不困水,没有白点,说明你的鱼,很皮实很好养,而且状态也很好,适应了这种换水,这是一件好事,不麻烦。第二个原因,是你没 做到等温换水,有温差,这个时候,观赏鱼状态不好或者生病了,小瓜虫就有机可乘,成功寄生。因此,等温换水很重要。第三个原因,入新鱼,尤其这段时间频繁入新鱼进...
(3)药物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鱼,我们可以既升温又使用药物,如甲硝锉,亚甲基蓝,但是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用量,有些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时间长了就会对鱼的鳃造成一定的伤害。4.预防:大家养鱼的时候要做的防患于未然,白点病在春天秋天尤其容易发生,因为这个时候早晚温差过大,很容易患病,所以在...
问题四,低温加频繁换水惊吓,最终爆发白点 由于长期低温,二十来度,加上频繁换水等惊吓,还有断断续续的摄食行为,导致体质下降。最终这条猛鱼白点病爆发,而且一上来就很严重,几乎是全身带霜。在这种情形下,当然就更加拒食,最终彻底不开口了。白点倒是好治,升温的幅度也不必太低,直接升到32度没有问题。但...
1、提高水温:一般的热带鱼在冬季最容易得白点病,此时需要买加热棒,将鱼缸水温控制在适宜的温度,比如热带鱼就可控制在28摄氏度左右,白点病严重可适当提高温度。2、加入食盐:笔者前期养热带鱼遇到白点病,听闻每日捞出,用淡盐水的温水饲养半小时后放回鱼缸,控制两边的水温基本持平,一周后白点症状明显改善。3、...
白点病经常由一颗白点开始,而红鼻剪刀经常是第一个感染白点病的鱼只,偏偏红鼻剪刀对化学药物治疗又非常敏感。 白点病在发病初期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 隐核虫(Cryptocaryon)(主要发生在海水与汽水鱼,很容易处理)、淋巴囊肿(Lymphocystis)、微孢子虫(Microsporid)、粘孢子虫(Myxospor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