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高丽12世纪〈青瓷狮子形香炉〉高21.2公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图取自Emuseum kr。北宋宣和(1119-1125)时期,从河南开封远赴高丽的使臣徐兢(1091-1153),曾将此行阅历写入《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当中便以「翡色」盛赞高丽青瓷的精致釉色,同时提到:「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
高丽青瓷器,是高丽王朝(918—1392)时期烧制的、朝鲜珍贵文化财富之一,是高丽时期继承新罗时代陶瓷器工艺生产的瓷器,高雅、美丽、清新,呈青翠的绿青色,又名翡翠色瓷器。高丽青瓷由新罗青瓷发展而来,新罗晚期,青海镇大使张保皋学习越窑制瓷技术,并从越州带回陶工,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土资源,运用越窑青瓷的先进技...
茶在高丽时期的繁荣与高丽青瓷的诞生密切相关。10世纪中叶,随着中国青瓷技术的引进,模仿唐代青瓷器的青瓷碗终于在朝鲜半岛被烧造出来。因此,高丽早期的青瓷开始发展,特别是作为喝茶的碗。还创建了生产茶的"茶所",《高丽史》中,高丽产的茶被称为"脑原茶",使用宋代皇室的"龙凤茶"和"臘茶"的点茶(抹茶)法也很受欢...
除了朝鲜开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也藏有一件12世纪高丽青瓷香炉,其造型与浙江出土的高丽青瓷牡丹唐草龙纹梅瓶相得益彰,共同展现了12世纪高丽青瓷的非凡魅力。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证明了高丽青瓷在当时的高超工艺水平,也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瓷器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图二一 韩国康津沙堂里窑址出土的高丽青瓷香炉 此外...
高丽青瓷,作为高丽王朝(918~1392年)工艺美术的瑰宝,巧妙融合了中国唐宋时期的制瓷技术与装饰艺术,从而塑造了独特的高丽文化体系,在世界陶瓷史上独树一帜。高丽青瓷与中国陶瓷的渊源远超业界熟知的越窑、汝窑、耀州等窑系,通过专业而细致的比较研究,我们会发现它在器制、纹饰、造型和工艺手法等多个方面,与...
高丽青瓷的发展,受中国北方汝窑和南方龙泉窑影响最深,高丽青瓷开始呈现深沉的绿玉式格调,刻划花以菊花唐草为主要装饰纹样,造型以典雅清秀取胜,已不见宋瓷的大胆夸张。12世纪始,高丽青瓷发展达到高峰,釉色综合了汝窑、龙泉窑的工艺特色,产品近似于龙泉窑、汝窑的梅子青、艾叶青、粉青、天青、月白等色,最主要成就...
高丽青瓷的起源 Maebyeong(梅瓶),13 世纪末。资料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青瓷技术最初是在 10 世纪左右从中国——南方的宋朝(960-1279 年)和北方的辽朝(907-1125 年)——由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而进口的。高丽时代初期制造的第一批青瓷和其他陶瓷是茶具,旨在满足对从中国进口的需求。 对茶...
正因如此,南宋人能以秘色来形容高丽青瓷,更显得对其赞誉之深。高丽青瓷,作为高丽王朝(918~1392年)的瓷器瑰宝,代表着宫廷与贵族的尊贵地位。它深受中国唐宋青瓷的影响,历经前期的翡色青瓷与后期的镶嵌青瓷两个鼎盛阶段,终成一代名瓷。在12世纪上半叶至中晚期的约80年时间里,高丽青瓷迎来了其第二次鼎盛时期...
宋·高丽青瓷梅瓶 图录号: 1971 估价RMB: 60,000-80,000 成交价RMB: 86,250(含佣金) 1971说明:梅瓶盘口,束颈,丰肩筒腹,圈足。瓶身多层装饰纹样,肩部及胫部装饰仰覆莲瓣纹,腹部多面开窗,内以镶嵌手法装饰花鸟纹。高丽青瓷风貌鲜明、朴雅、柔丽,既取法宋瓷又呈明显地域特征,釉色青翠润亮,故又名翡翠色瓷...
高丽青瓷是朝鲜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高丽青瓷指高丽(918年-1392年时期的封建国家)时期创作的蓝色瓷器。高丽青瓷在11-12世纪迎来自己发展的全盛期,其后不断发扬了其优越性。高丽青瓷不仅形状、颜色和装饰花纹美丽,而且制作技术独特,造型艺术性高,成为当代独一无二的宝物。高丽青瓷的颜色清新鲜明,柔和幽雅,符合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