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横指同身寸: 又称“一夫法”,也就是将示、中、环、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以中指第2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
胸骨上窝(天突)→胸剑联合中点<胸骨体骨>(岐骨)→9寸 胸剑联合中心(岐骨)→脐中→8寸 脐中→耻骨联合上缘(曲骨)→5寸 两乳头之间(女性可用锁骨中线代替)→8寸 两肩胛骨喙(huì)突内侧缘之间→12寸 腋窝顶点(腋下)→第11肋游离端(章门)<季肋>→12寸(头部...
其中骨度分寸分为自身骨度分寸和同身寸两种。 同身寸1寸 、3寸示意图 1寸同身寸如图(拇指指间关节宽度、中指第二指趾关节长度) 3寸同身寸如图示(四指并拢宽度即是) 临床最常用 骨度分寸记忆口诀 腋下季胁肘到腕,前后发际一十二。 印堂前发椎后发,踝底肩胛脊中三。 内辅骨下踝高点,相距共有一十三。
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第四种是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肥瘦都是一样。如腕横纹至肘横纹作12寸,这段距离划成12个等分,取穴就以它作为折算的标准。骨度法内容比较多,记忆起...
骨度分寸:8寸 度量法:横寸 说明:女性可用锁骨中线代替 3.背腰部 ①起止点:大椎以下至尾骶 骨度分寸:21椎 度量法:直寸 说明:背腰部以脊椎棘突作为定穴的依据。一般肩胛骨下角相当第七胸椎,髂嵴相当第四腰椎。②起止点: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 骨度分寸:6寸 度量法:横寸 说明:同上 4.侧胸部 起止...
骨度分寸口诀 横八竖八脐下五,乳锁中线数肋骨。(胸腹部) 腰背肩胛六寸记,四段三线二十一。(腰背部) 上肢肘腋九外十,前臂内外均十二。(上肢部) 股内十八小十三,股外十九小十六。(下肢部) 胸腹部 横八,是指两乳之间的宽度,即两乳之间的联线折作8寸。凡是胸腹部的横寸均以此为标准。 竖八,是指从剑突尖...
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下肢部,耻骨上缘至股骨内上踝上缘18寸,直量,用于足三阴经的骨度分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13寸。股头大转子至膝中19寸,直量,用于足三阳经的骨度分寸。“膝中”前面相当犊鼻穴,后面相当委中穴;臀横纹至膝中,作14寸折量。膝中至外踝尖16寸。结果一 题目 正确的骨度分寸是...
骨度分寸歌 全身骨度同身寸,用针取穴有分寸,耳后完骨九寸別,胛边脊中三寸別;季胁上腋一尺二,前后发际亦尺二,季胁以下至髀枢,鸠尾九寸到天突;天突下九到胸歧,歧骨下脐八寸厘,脐中横骨五等分,八寸横在两乳中;腋肘橫纹九寸设,肘腕横纹尺二折,髀枢臀纹至腘中,十九十四在其中;髀下尺九到膝...
骨度分寸法,也叫“骨度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人体各部位的长短、大小,按比例折算尺寸,以确定穴位。 骨度分寸图: 骨度分寸法将正常成年人身体各部位按一定的尺寸折量,规定为一定的尺寸。如头部前后发际之间为12寸,肚脐正中至胸剑结合部为8寸,小腿外膝眼至外踝尖高点为16寸。
骨度分寸是中医针灸治疗中,以自身为尺度来衡量穴位具体位置的一种方法。 其中骨度分寸分为自身骨度分寸和同身寸两种。 同身寸1寸 、3寸示意图 1寸同身寸如图(拇指指间关节宽度、中指第二指趾关节长度) 3寸同身寸如图示(四指并拢宽度即是) 临床最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