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湖大学官网更新信息显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马秋富已于2022年秋季入职西湖大学任讲席教授,成立系统生理和针灸实验室,担任系统生理和生物电子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10月,马秋富团队等曾在Nature发表论文,实现针灸研究的历史性突破,该研究...
2021年10月13日,哈佛大学马秋富团队、复旦大学王彦青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景向红教授等人合作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 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adrenal axi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展示了一种刺激“穴位”治疗脓毒血症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首次找到了一组特...
马秋富教授等团队的研究成果,或许不是针刺抗炎的全部内容,但却是针刺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性的大事件---终于将针刺抗炎精确到了神经元的水平!针刺研究会因此大发展,一些新的针刺思路、器械被研发! 这个是很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研究.针刺抗炎,有效...
哈佛马秋富团队找到了背后的神经基础 针灸治疗人类疾病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对特定身体区域(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远处部位的身体生理机能,这种效应被认为是通过假设的经络通道起作用的。 尽管现代解剖学研究尚未支持此类通道的物理存在,但可以通过体感自主神经反射实现远距离针灸效果。这些反射开始于源自位于背根神经节(DRG)和...
Nature突破! | 马秋富团队揭示针灸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三甲 耿鑫 副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Nature突破! | 马秋富团队揭示针灸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2021年10月16日 · 来自专栏 诊后必读 399人已读 Nature...
针灸是传统医学中非常重要的分支,但穴位的概念一直是现代医学的谜团之一。针灸的一大功能就是通过刺激局部的组织来调节其他部位的生理机能。马秋富研究团队在《Nature》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低强度电刺激“足三里”穴位后,PROKR2神经元介导了迷走神经一肾上腺素轴的激活,进而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全身炎症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回答...
不要扣帽子,这是nature,自然科学三大顶刊,可以说是是最严谨的,而且马秋富是中国人。fda我认为不如nature,而且fda是美国机构,为什么你这么信任。 你如果觉得科学能解释一切,恰恰是不懂科学。只要是搞科研的都知道,真正的前沿技术,灵感更重要。 发布于 2023-01-07 10:00・湖北 ...
10月14日,发表在《Nature》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马秋富教授团队展示了电针刺激动物足三里穴位治疗脓毒血症(败血症)的成功案例。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001-4 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刺激“穴位”治疗脓毒血症(细菌感染诱发的脓毒血症是一种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有致命危险)的实验方法:...
近日,西湖大学官网更新信息显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马秋富已于2022年秋季入职西湖大学任讲席教授,成立系统生理和针灸实验室,担任系统生理和生物电子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2021年10月,马秋富团队等曾在Nature发表论文,实现针灸研究的历史性突破,该研究显示一类PROKR2-Cre标记的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是低强度针刺刺激激活...
近日,西湖大学官网更新信息显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马秋富已于2022年秋季入职西湖大学任讲席教授,成立系统生理和 针灸实验室,担任系统生理和生物电子医学研究中心主任。2021年10月,马秋富团队等曾在 Nature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