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 材料二: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9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摘要与随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指的是三个人: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核心议题是面对德国人屈从于自己脑中的创造物,如何才能结束这种屈从的境地。对此,以费、鲍、施三人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提出了不同的方案,马克思认为这些哲学家看似高高在上地寻求解决...
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B,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而只是要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法兰西内战》马克思)A这段话应该从类似于数学极限求导数的那种思想去理解。B这段话应该从类似于生物学种子胚芽发...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篇第一章29-48页 研读笔记:曹珊 第三卷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遗稿经十年时间编辑整理出版而成。恩格斯对第三卷评价极高,他认为这是极其出色的研究成果,“一定会使整个政治经济学...
【论述题】材料1:“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引自: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四十九章,第943—965页。 研读笔记:陈月颖 第四十九章关于生产过程的分析 这一章主要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并且对亚当·斯密把商品的总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
有产阶级,即土地贵族和资产者,使劳动人民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这不仅靠他们的财富的力量,不仅靠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而且还靠国家的力量,靠军队、官僚和法庭。如果放弃在政治领域中同我们的敌人作斗争,那就是放弃了一种最有力的行动手段,特别是组织和宣传的手段。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就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我们知道,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中,不变资本是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