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意思是所有的有相的东西,都是自性中的妄念所变现出来的,本质还是自性。 据《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牛头山袁禅师述,“先辈大德皆言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此“先辈大德”不详。荷泽神会反对此说,以为“佛性遍一切有情,不遍一切无性”,翠竹、...
答案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句话是说,法身与翠竹一体,都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啊;般若与黄花一类,也都没有见、闻、觉、知啊.般若:中文的意思是智慧,但智慧一词难以表达“般若”的蕴含.法身: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
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则是指法身的概念。在佛教中,法身是指佛陀的本性,是超越了生死轮回的存在。青青翠竹是法身的象征,说明法身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因此,《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世间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的存在,而真实的存在是超越了生死轮回的法身。这句...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句话是说,法身与翠竹一体,都没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啊;般若与黄花一类,也都没有见、闻、觉、知啊.般若:中文的意思是智慧,但智慧一词难以表达“般若”的蕴含.法身:也就是佛教所说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
禅宗里一直流传着“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句名言。印顺法师考证后发现,这句话原本不符合禅宗教义,它是出自金陵牛头山的法融禅师。法融禅师倡导“空为道本”、“无心合道”,这和道家庄子“道无所不在”、“人生如梦”的境界很相近,所以他把自然界里翠竹、黄花这些无情的东西看成和有...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答案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青青翠竹,郁郁黄花,都是虚妄,虚妄就是妄念,就是迷惑了的自性.自性迷惑了就表现为种种世间的东西,而自性清净了就表现为佛国净土.翠竹黄花是这样,土石砖瓦也是一样.所以说觉悟了随处都是净土,而迷惑了随处都是秽土.就是这个意思.相关推荐 1郁郁黄...
“讲华严志座主问:“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师曰:“法身无象,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显相.非彼黄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也.故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黄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还能应用.座主会么?”曰:“不了此意.”师曰:“若...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句话中,“法身”是指佛教中的“一心”,即真如、自性或佛性,它是无形无相的,无法用物质世界的形象来比拟。般若,即智慧,在这里不仅仅指知识或理解,而是一种深刻而直接的洞察力。在禅宗中,人们常用镜子来比喻“一心”。镜子的特点是,它能映照万物,但...
讲华严的座主问:为什么不认可“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呢?禅师说:法身没有具体形象,借助翠竹来成形;般若没有认知,对着黄花而显现。不是因为黄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所以经书上说:佛的真法身,就像虚空一样,顺应事物而显现形象,如同水中之月。黄花如果是般若,般若就如同无情之物。翠竹如果是法身,翠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