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王元银、张智共同通讯在Advanced 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A Neural Circuit For Bergamot Essential Oil-Induced Anxiolytic Effec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急性束缚应激模型小鼠中,用1.0%佛手柑精油(BE...
另外,2022年7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智,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及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Liu Yuanyuan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Sound induces analgesia through corticothalamic circui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声音的镇痛作用取决于小鼠中相对于环境噪声的低(5 分贝)信噪比 (SNR)。病毒追踪、显微内窥镜钙成像...
陶文娟,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领军人才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疼痛产生和维持的神经环路可塑性及表观遗传调控基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运用神经病毒示踪和神经调控等技术描绘神经环路精细结构,采取单细胞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神经功能异常的分子机制,以及靶向神经环路调控的物理干预技术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Journal...
张智、晋艳和陶文娟为共同通讯作者。慢性疼痛作为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因其发生机制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常用的一线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等,因副作用大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因此,对于药物治疗不敏感的难治性疼痛,物理手段干预显示出了其优越性。早在2017年,亚利桑那大学Ibrahim...
张智/陶文娟/王立奎团队揭示背后神经环路机制 亲社会行为是许多物种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基石。人类和啮齿动物在面对同伴的困境时,常常会表现出安慰、帮助、合作等行为。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仅仅是共情吗?还是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在麻醉状态下,疼痛刺激能够促进苏醒。在中医急救中,按压或针刺面部人中穴位可以唤醒昏厥...
2024年11月2日,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王元银、张智等人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A Neural Circuit For Bergamot Essential Oil-Induced Anxiolytic Effect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1.0%佛手柑精油(BEO)治疗通过从前嗅核(AON)到前扣带...
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智共同通讯在《Frontiers in Cellular Neuro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Up-r
生活中不断累积的压力会导致胃功能障碍,如胃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大脑是应对应激的高级中枢,功能磁共振研究发现应激性胃病患者多个脑区活动发生变化,提示应激信号的脑-胃轴传递,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2023年8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团队和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陶文娟团队合作,...
Nature Metabolism | 中国科技大学张智等团队发现压力大引起胃病的潜在机理 心理和生理压力源与人类胃部疾病有关。脑与胃之间的耦合机制是应激性胃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2023年8月17日,中国科技大学张智及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共同通讯在Nature Metabolism 在线发表题为“Brain regulation of gastric dysfunction induced by st...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晋艳课题组和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团队联合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 Reports上以“Green light induces antinociception via visual-somatosensory circuits”为题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绿光通过激活内侧次级视觉皮层(V2M)到前扣带回皮层(ACC)的神经环路来发挥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