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流行于我国的两型汉坦病毒代表株-汉滩型(HTNV)76-118 和汉城型(SEOV)R22株进行基因分析。根据病毒DNA序列的电脑软件分析。不同HFRSV囊膜糖蛋白编码基因M节段1199-1497间核苷酸序列上RsaI,TaqI和HindⅢ的...
技术原理:用PCR扩增目的DNA,扩增产物再用特异性内切酶消化切割成不同大小片段,由于不同等位基因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分布不同,产生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条带,所以可以直接在凝胶电泳上对其多态性进行分辨。 原理及流程示意图: 2 技术特点: 1. 适合位点数量少,样本通量高的检测(检测位点需要有合适的酶切位点存在) ...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PCR-RFLP)方法,对63例患者的送检标本(包括36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7例原位癌,20例乳头状瘤)中p53基因248位点的突变进行检测。结果 22.2%(8/36)的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及14.3%(1/7)的原位癌中有p53基...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于太白贝母的适用性.方法:采集太白贝母野生及栽培品,收集市场上太白贝母伪品,利用性状,PCR-RFLP鉴别法,DNA序列分析三种方法分析太白贝母与常见伪品的区别.结果:从性状上看,太白贝母栽培品与伪品往往非常相似,较难辨别;通过PCRRFLP方法可以正确,客观的鉴...
目的:建立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多态性的方法.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展TNFβ第一外显子到第二外显子包含G→A突变在内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Nco I酶切后电泳,分析TNFβ的基因型.结果:TNFβ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为TNFβ*1/1,TNFβ*1/2和TNFβ*2/2.结...
方法:通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首先对7例家系中的CSMA先证者进行基因诊断,并检测到其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SMNt)第7、8外显子全部缺失,然后抽取孕妇羊水,盐析法提取羊水中的胎儿DNA,运用PCR-RFLP方法对胎儿SMNt基因第7、8外显子进行检测。
性质:又称限制片长多态性。每一种基因型的DNA对某些限制性内切酶有固定的酶切位点,经酶作用后,在凝胶电泳图谱上产生固定的片段图谱。如基因型发生变化,则酶切位点或数目可能有差异,则产生的电泳图谱会有差异。这方法常用于遗传基因型的检查或病理检查。一般来讲高等生物个体都有特定的RFLP。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157例T2DM患者(T2DM组)和14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TAFI505A/G、1040C/T两位点的多态性。
PCR-RFLP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2.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 96.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本院2004年报道(16/108株) 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0,P<0.05).结论 我院就诊儿童感染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采用PCR-RFLP...
目的建立检测基因变异的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 polymoph1sm,RFLP)法.方法从服用拉米夫定1年以上的慢性乙肝病例中选取10例抽取血清,分别采用错配套式PCR-RFLP技术,PCR产物直接测序和重组克隆测序,检测P基因YMDD变异.结果在10个病例中,PCR-RFLP检测到7例为野毒株,1例为混合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