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辩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利用陈霸先抵抗北齐的进攻,另一方面借此来削弱陈霸先的力量。为了防备陈霸先,王僧辩还将自己的亲信将领安排到了京口身边地区,以杜龛为吴兴太守,韦载为义兴太守,王僧智为吴郡太守,张彪为东扬州刺史。这些将领根本不把陈霸先放在眼里,与陈霸先的关系很差,比如杜龛“以霸先既非...
王僧辩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利用陈霸先抵抗北齐的进攻,另一方面借此来削弱陈霸先的力量。 为了防备陈霸先,王僧辩还将自己的亲信将领安排到了京口身边地区,以杜龛为吴兴太守,韦载为义兴太守,王僧智为吴郡太守,张彪为东扬州刺史。这些将领根本不把陈霸先放在眼里,与陈霸先的关系很差,比如杜龛“以霸先既非贵素,...
陈霸先破王僧辩之役,梁元帝被杀后,王僧辩、陈霸先奉晋安王萧方智为太宰,承梁制。次年(555)二月,萧方智在建康即帝位。五月,王僧辩复迎贞阳侯萧渊明即帝位,称藩于齐。陈霸先遣使力阻,往返多次,不从。九月,陈霸先在京口举兵,克建康,袭杀王僧辩。后迎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
陈霸先和王僧辩的矛盾在于:北齐皇帝高洋横插一脚,直接让两人的联盟走向分裂。王僧辩认为依靠强大的北...
早先王僧辩畏惧陈霸先的威名在他之上,但陈霸先拿出大部分军粮来救济他后,二人几乎消除了戒备心,后来两家还相互联姻。对王僧辩而言,平定侯景之乱后,他无论从地理优势还是权势地位上,都要高于陈霸先,他没有理由起杀心。第二,王僧辩执意拥立萧渊明,应该也不是出于私心。二人原本商议拥立的萧方智年仅13岁...
二人部下颇多摩擦,可以说是积怨已久。而王僧辩在后面的皇位问题上一意孤行,最终彻底激化矛盾。伴随着老陈偷袭建康得手,江南土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二、理念不同:陈霸先的野心和对外态度 老陈出身并不高贵,大概是南方本地的一个小地主。这也是在后来的争斗中,他能取得江南土著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陈霸先...
一是王僧辩面对北齐的威逼利诱居然软弱的选择了妥协,这也是他被陈霸先所抛弃的原因,虽然陈霸先袭杀王僧辩也并非真心为了南梁。 二是王僧辩对陈霸先过于信任,没有丝毫防范。按道理说,萧绎死后,当时南梁就王僧辩和陈霸先二人手握兵权,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王僧辩没有防备陈霸先,依旧让陈霸先驻守在京口。特别...
而且西魏还进一步逼迫萧绎做出更大让步,在被拒绝后干脆举兵攻破了南梁的临时都城江陵,萧绎也被杀害。于是王僧辩、陈霸先不得不决议立晋安王萧方智为新帝,就在此时,看到老对手西魏在南朝那里抢到了这么多好处,篡魏自立不久的北齐高氏也眼红了起来,派出使节向南梁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北齐蛮横的要求将自己庇护下...
陈霸先内心憎恨王僧辩单方面作主,私自废立。九月,他在京口起兵,突击石头城,杀掉了王僧辩,把萧渊明赶下台,拥立萧方智即位即位。之后他自己走上了皇位! 中国要统一,自始至终是南北的相互愿望。陈霸先都不列外,战胜侯景后,他曾领兵三下广陵(江苏扬州),以象收复失地;他袭杀王僧辩,就说明了他不屈从经济发展相...
萧绎被杀,国中无主,一下子搞得在下游的王僧辩和陈霸先很尴尬。 西魏吞并江陵后,册立萧詧为傀儡皇帝,改元大定,各项制度与皇帝无异,唯独上书时对西魏称臣,并使用西魏的年号,在官制上则兼用西魏柱国等名号,萧詧史称后梁第一任皇帝,号称宣皇帝。 但王僧辩和陈霸先并不承认萧詧,两人共奉十三岁的萧绎之子、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