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陈独秀的最后见解》序言 所谓陈独秀的“最后见解”,是指1940年3月2日至1942年5月13日期间,陈独秀发表的4篇文章和写给朋友的6封信中表达的观点,后人将这些文字辑为《陈独秀的最后见解(论文和书信)》一书。 按抗战期间与陈独秀往来密切的陶希圣的说法,“最后见解”的主要内容是“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
认识苏联:理想主义者陈独秀的最后见解 作者手记:在我的案头摊着的,是陈独秀的一本书信集,还有几篇从陈独秀的“最后见解”中复印来的文章。闭上眼,就看见陈独秀晚年的病容,看见陈独秀那几乎不能支持的躯体,而目光却炯炯有神,像一双火炬,可以照彻黑暗,可以使魔鬼现形。但火炬需要燃料,而陈独秀已经燃烧将尽,却拼着...
把陈独秀归入资产阶级行列,这是对陈独秀最大的冤枉和侵犯。也只有真正了解并正确解读陈独秀“最后的见解”。才真正发现了与托派彻底决裂后的被称为“最不名誉的民主主义者”晚年陈独秀其实已经远远超越了他那个时代。 陈独秀一生犯过几次重大错误。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陈独秀有一定的责任。但主要责任是共产国际。共...
胡适说:“我觉得他的最后思想……特别是对于民主自由的见解,是他‘深思熟虑了六七年’的结论,很值得我们大家想想。”胡适认为陈独秀的最后见解具有“独立思想”,“实在是他大觉大悟的见解”。胡适将陈独秀的“最后思想”评价为“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稀有的重要文献”。 胡适 一九四九年四月十四夜 在太平洋船上 陈独...
1(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我觉得他(陈独秀)的最后思想——特别是对于民主自由的见解,是他‘深思熟虑了六七年’的结论,很值得我们大家仔细想想”;他的“最后见解”“是独秀自己独立思想的结论,实在是他大觉大悟的见解”;陈独秀写的《我的根本意见》,已把“民主政治的真实内容”,看得更透彻了,这便是“...
所谓陈独秀的“最后见解”,是指1940年3月2日至1942年5月13日期间,陈独秀发表的4篇文章和写给朋友的6封信中表达的观点,后人将这些文字辑为《陈独秀的最后见解(论文和书信)》一书。按抗战期间与陈独秀往来密切的陶希圣的说法,“最后见解”的主要内容是“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独秀与我多次见面,无所不谈...
作者手记:在我的案头摊着的,是陈独秀的一本书信集,还有几篇从陈独秀的“最后见解”中复印来的文章。闭上眼,就看见陈独秀晚年的病容,看见陈独秀那几乎不能支持的躯体,而目光却炯炯有神,像一双火炬,可以照彻黑暗,可以使魔鬼现形。但火炬需要燃料,而陈独秀已经燃烧将尽,却拼着最后的力气,作最后的闪耀。好在历史毕...
作者手记:在我的案头摊着的,是陈独秀的一本书信集,还有几篇从陈独秀的“最后见解”中复印来的文章。闭上眼,就看见陈独秀晚年的病容,看见陈独秀那几乎不能支持的躯体,而目光却炯炯有神,像一双火炬,可以照彻黑暗,可以使魔鬼现形。但火炬需要燃料,而陈独秀已经燃烧将尽,却拼着最后的力气,作最后的闪耀。好在历史毕...
在我的案头摊着的,是陈独秀的一本书信集,还有几篇从陈独秀的“最后见解”中复印来的文章。闭上眼,就看见陈独秀晚年的病容,看见陈独秀那几乎不能支持的躯体,而目光却炯炯有神,像一双火炬,可以照彻黑暗,可以使魔鬼现形。但火炬需要燃料,而陈独秀已经燃烧将尽,却拼着最后的力气,作最后的闪耀。好在历史毕竟记下了...
最荒谬的是把反动的局势,说成革命局势;即是把统治阶级战胜后,开始走向稳定,说成是走向崩溃,把中间阶级驾驶离开革命阶级而徘徊动摇,说成开始离开统治阶级而徘徊动摇,把革命阶级打败后的愤闷情绪,说成革命情绪之高涨。我们必须驳斥“人民贫穷革命”的胡说。“压力愈大反动力愈大”这一物理现象,虽然也可以应用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