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峰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07/2017-至今: 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02/2014-06/2017: 博士后, 耶鲁大学化学系,合作导师: Timothy R. Newhouse教授 02/2013-01/2014: 博士后, 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合作导师: Stephen L. Buchwald教授 07/2012-01/2013: 研究助理, 中国科学...
导读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陈宜峰教授课题组在《自然•化学》上发表了题为“Diversified ring-expansion of saturated cyclic amines enabled byazlactone insertion”的研究文章,在线报道了课题组非张力饱和环胺的多样化环扩张反应的研究新进展。 多样性导向合成(Diversity-...
陈宜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苏州大学学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博士后。 研究方向:集中用过渡金属催化的手段解决有机合成化学中长期存在的挑战性课题。目前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兴趣聚焦于廉价...
导读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陈宜峰教授课题组在《自然•化学》上发表了题为“Diversified ring-expansion of saturated cyclic amines enabled byazlactone insertion”的研究文章,在线报道了...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陈宜峰教授课题组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了题为“Catalytic Asymmetric Barbier Reaction of Ketones with Unactivated Alkyl Electrophiles”的研究文章,在线报道了课题组通过光钴协同催化不对称Barbier反应高效合成手性叔醇衍生物的研究新进展。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陈宜峰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们开发了一种方法,将甘氨酸衍生物作为两个碳合成子直接插入五元或六元饱和环胺中。通过借氢策略,该团队成功实现了串联钌催化C-C键形成、逆-氮杂迈克尔加成和内酰胺化过程,从而构建出七元内酰胺类衍生物,实现了形式上的[5+2]反应(图1c)。此外,...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陈宜峰教授课题组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了题为“Catalytic Asymmetric Barbier Reaction of Ketones with Unactivated Alkyl Electrophiles”的研究文章,在线报道了课题组...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陈宜峰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温和的镍催化联烯、烷基锌试剂与CO(1 atm)的三组分串联酰基锌化/环化反应。同时,该策略具有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以及高反应选择性,为构建各种全取代的苯并环庚三烯酮(benzotropone)衍生物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的合成方法。机理研究表明,联烯底物中氰基单元可使酰基锌化过程中具有...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陈宜峰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温和的镍催化联烯、烷基锌试剂与CO(1 atm)的三组分串联酰基锌化/环化反应。同时,该策略具有广泛的官能团耐受性以及高反应选择性,为构建各种全取代的苯并环庚三烯酮(benzotropone)衍生物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的合成方法。机理研究表明,联烯底物中氰基单元可使酰基锌化过程中具有...
华东理工大学的陈宜峰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创制更加经济、绿色、高效的有机合成新方法,发展了一些基于C=C键不对称官能团化反应(J. Am. Chem. Soc.2020,142, 15654.;Angew. Chem. Int. Ed.2022,61, e202111598;Angew. Chem. Int. Ed.2022,61, e20220753;J. Am. Chem. Soc.2022,144, 8389;Angew. C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