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3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阳明病,法多汗,今虽汗出多,但微恶寒,为表还未解也。脉迟,亦汗多表虚之应,宜桂枝汗以解之。 【笔记】“脉迟”为营虚血少之脉,津液不足。且“汗出多”,津更虚。此有阳明病之外观,但“微恶寒者,表未解也”。此里热表...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大承气汤...
阳明病兼表虚有汗的证治。 【语释】 汗出一证,是太阳中风和阳明病的共有症状,但阳明病是戢然微汗出,若里已化燥,则周身无 汗。若汗出较多,并与恶寒并见,即使脉迟,也是太阳的表证未解,当先用桂枝汤解外。 【按语】 208条说:“...
阳明病在有表证时,还是需要发汗-倪海厦注《伤寒论》(二四九) 二四九:「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如果不管表证,病人脉迟恶寒,一般来说会判断这病人里虚掉了,脉迟...
《伤寒论》第234条辨:“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原文解释】阳明病,脉象迟,汗出很多,微微怕冷的,这是表症仍未解除,可以发汗,可以用桂枝汤来治疗。 一般来说,只要有汗,就可以开桂枝汤,即便是开得很重,也不会伤到津液,因为桂枝汤有三味药都是滋阴的药,炙甘草,生姜...
倪海厦《伤寒论》二四九:平常阳明病是不可以发汗的,阳明病本就是因为津液少了,造成高热、大便硬掉了 二四九:「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如果不管表证,病人脉...
208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 若腹…
阳明病,脉实,虽汗出,而不恶热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者,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但是还有恶寒,表未解,应该先解表,所以用桂枝汤。 刘志杰 这条意思是,属于阳明中风,但是没有少阳证,以太阳和阳明证为主。太阳中风汗出,有阳明证,汗出多而且微恶寒。脉迟就是涩滞,伤津液了,不能理解成迟数的迟。可以用桂枝汤微汗解表,表解了阳明也会恢复。
病人脉迟恶寒,一般来说会判断这病人里虚掉了,脉迟就是虚了。汗出乃表不固,现在阳明病的人,本身再带有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这就提示还有表证,只要有表证,就要先解表,可以发汗。 平常阳明病是不可以发汗的,阳明病本来就是因为津液少了,造成高热、大便硬掉了,现在阳明病在有表证的状况下,还是需要给他发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