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需要注意的是,EMT和间质-上皮转化(MET)之间是动态转换过程,而促进MET可能促进循环肿瘤细胞的定植和转移,导致相反的治疗效果;另外EMT也是参与创伤愈合、组织修复等生理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全身性干预可能影响正常生理功能[11]。因此,肿瘤微环境多样性及多种调控通路相互串扰性是更深入了解EMT调控以开发新治疗方法的主要...
且经IRC确认的ORR为45%,在16例MET高表达患者中达到50%,而在4例MET低表达患者中仅观察到1例部分缓解(PR)。4个月时的缓解率持续时间为85.7% 特泊替尼(tepotinib)是一种口服MET抑制剂,是由德国默克所开发。旨在抑制MET基因变异引起的致癌MET受体信号。特泊替尼是首款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监管批准的MET抑制剂。 最...
EMT和间充质上皮转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MET)参与胚胎的早期和晚期发育,如着床、原肠胚形成、心脏发育等。EMT和MET参与了干细胞表型变化和细胞迁移的调控,是细胞差异分化和三维组织构建的重要机制。激活上皮间质转化(EMT)是癌细胞转移的关键过程,在此过程中,上皮细胞获得间充质细胞的特征,细胞运...
此外,长期使用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抑制剂的安全性尚不清楚[17]。特别重要的是,如果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抑制剂反过来激活间充质-上皮转化(MET)过程,则将导致肿瘤转移。 09 展望 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与多效性、干细胞性、转移性、治疗耐药性相关,这凸显了靶向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以提高化疗、靶向治疗、...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被公认为肺腺癌的驱动基因,预示着疾病的恶性程度更高,CSCO NSCLC诊疗指南(2023版)已将其列入常规检测推荐。MET基因扩增被认为是导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一个过程,上皮细胞失去顶基细胞极性,失去粘附性并获得间充质细胞的表型,获得间充质细胞迁移能力以促进转移和耐药性。EMT常见于胚胎发育、伤口愈合、器官纤维化和肿瘤转移。EMT和间充质上皮转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MET)...
MET-14基因05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7q31.2)的长臂上,由MET基因编码的蛋白为c-MET,也称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超家族。NSCLC中的MET基因发生异常激活,主要有3种形式:MET-14外显子(MET ex14)跳跃突变、MET基因扩增和蛋白过表达。
EMT可逆过程MET EMT是可逆的过程 , 解除诱导因素也可以发 生间质上皮转化(MET,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 是间质细胞表型向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事件,是与EMT相反的生物学过程。 细胞发生 EMT 后,细胞获得间充质细胞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细胞与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形状更加不规则,...
《体细胞重编程中间质—上皮转化的miRNA机制》是依托同济大学,由汪贵英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文摘要 最近研究发现,细胞间质-上皮转化(MET)进程在体细胞重编程起始阶段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但是,体细胞重编程中MET转化的调控机制尚不够明确。我们研究发现,伴随体细胞重编程中MET进程的实现,有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