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采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应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借记 “应收股利”科目,贷记 “投资收益” 科目。 【例六】承上篇文章【…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公允价值*占股份额=18000*25%=4500投资收益=净利润*份额=600*25%=150其他综合收益=投资收益-应付股利=150-100=5031日的账面价值=初始账面价值+变动值=4500+50=5000
作者: 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的是投资收益,20%以上,有重大影响的采用权益法,财报按持股比例计入净利润。如果采用成本法,则只有分红计入净利润。 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应的是公允价值变动,低于20%,按照股价计入净利润。 超过50%或有控制权的,合并报表。 有控制权的,占业绩不超过50%&占净资产不超过30%的可分拆上市,不影响...
当集团公司(例如甲公司)除了有若干子公司之外,还有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企业(例如投资乙公司,占30%股权,有重大影响),那么编制合并报表时,这些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是不用纳入合并报表的,但是如果当年和这些被投资企业有顺流交易(例如甲卖产品给乙)或者逆流交易(例如乙卖产品给甲),并且有未实现内部...
第一个原因:金融资产变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已经没有了“金融资产”,所以要当做金融资产卖了,用公允价值来计量。而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变为成本法,本质上还是长期股权投资,此时科目没有变化,不能影响损益(确认投资收益)所以不用公允价值来计量。 第二个原因:在合并报表上长期股权投资会调整为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因...
一、长期股权投资净利润部分如何核算?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确定投资收益时,如果被投资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存在差异,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调整:被投资单位个别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以其持有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的,而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时,是以被投资单位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投...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确定投资收益时,如果被投资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存在差异,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调整:被投资单位个别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以其持有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的,而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时,是以被投资单位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投资成本,取得投资后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代表...
个别报表中的权益法,是利用长期股权投资代表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投资收益代替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是一种单行合并的概念,在不存在内部交易的情况下,还是挺科学的一种做法,但是存在内部交易情况下,由于权益法自身的缺陷,投资收益与长期股权投资是一对,于是出现了本不该调长期股权投资或者投资收益但仍然调整的...
长期股权投资在权益法下,投资方是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所拥有的权益比例来计算其投资收益的。这种计算方法并不直接涉及税后净利润的分配。 权益法的核心在于反映投资方在被投资方中享有的经济权益,而不是实际获得的利润分配。因此,在权益法下,即使被投资方未分配净利润,投资方仍需要根据其所占权益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在计算所得税时,这部分投资收益并不计入应税所得额;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损失,按税法规定由被投资单位进行弥补,投资单位不得将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失在所得税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