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舰(Yuan-Yang)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的核心主力战舰,与姊妹舰定远舰并称 “远东第一巨舰”。作为 19 世纪末亚洲最先进的铁甲舰之一,其命运深刻反映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兴衰与历史转折。以下从技术特征、服役历程、历史影响三个维度展开深度解析:一、技术特征:德国工业巅峰的产物 1. 设计与建造 背景:1874 年日本...
1904年2月6日日俄战争爆发后,“镇远”随日本联合舰队第五舰队参加朝鲜海峡警备作战和旅顺口封锁作战,并参加了黄海海战,1905年5月27日至5月28日参加对马海峡海战。1905年12月,该舰再度降级,改为一等海防舰,这个时候的“海防舰”已经不是甲午战争时代的日本精锐,而是老旧破烂舰艇的代名词了。有趣的是,不论是日本...
不过“镇远”的遗物并没有能够全部回到中国,还有相当数量依然流散在日本——比如说舰上舰钟就没有索回,后来一只存于粟岛商船学校遗迹,另一只存于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小田原高中,而在“三笠”纪念舰的旁边,也有两枚“镇远”上的炮弹——不得不说略有一些小遗憾吧。
定远作为北洋水师旗舰,与镇远一同在战斗中表现顽强,虽受重创但未被击沉。2.威海卫战役(1895年1-2月):在日军海陆围攻下,北洋水师困守威海卫。定远因中弹受损严重,为避免落入日军之手,于1895年2月9日由清军自行炸毁后沉没。二、镇远舰 1.黄海海战:镇远与定远共同抗击日军,虽严重受损但仍未沉没。2.威海...
镇远舰和定远舰是清朝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1894-1895)中的核心主力舰,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1884年服役。关于这两艘舰是否在甲午海战中“落后于时代”,需要结合当时的国际海军技术发展和实战表现来分析:一、设计背景与技术特点 1.铁甲舰的巅峰之作:镇远和定远舰属于“定远舰”铁甲舰,是19世纪80年代德国最新...
甲午战争爆发后,在1894 年9月17日的黄海大战中,镇远舰与定远舰配合,多次重创日舰。但在返回威海卫港时,不慎触礁,导致船底板裂缝多处。由于后来旅顺港陷落,船坞及相关维修设备已被日军所据,使得镇远号无处修理。管带林泰曾优愤自杀后,由杨用霖接任管带一职。到1895年2月,日军舰队进攻威海卫,威海沦陷前夕...
镇远舰在日俄战争中表现 在1904年8 月的日俄黄海海战(区别于甲午战争黄海海战)中,镇远号作为东乡平八郎指挥的主力舰队的一员参加了战斗,在旅顺港海域对俄罗斯舰队实施封锁,镇远号在战斗中对俄罗斯舰队进行了“几次有效的打击”。镇远号同其他几艘舰艇炮击了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另一支俄罗斯部队。1905 年 5 ...
定远舰、镇远舰,皆为清末北洋舰队的主力舰。1879年,因琉球事变的影响,清廷终于痛下决心,为应对英法日等国对清朝海疆的侵袭,决意花巨资从列强手中购置战舰,切实筹备海防,着手组建建海军舰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880年,清廷同意李鸿章所请,向德国伏尔铿厂订购了两艘当时全球最为先进的一等铁甲战舰,这两艘...
在1886年长崎事件中,镇远舰305毫米主炮的威慑迫使日本警察向清军道歉。但表面的强大掩盖着致命缺陷:舰载鱼雷艇长期缺乏维护,燃煤质量低下导致航速不足14节,水兵训练停留在“演炮而不知战术”的阶段。二、黄海怒涛中的陷落 1894年9月17日大东沟海战,镇远舰305毫米主炮发射197发炮弹,命中日舰“松岛”号弹药库...
镇远舰也在战斗中受损严重,但凭借着其顽强的生命力得以保存下来。命运多舛 甲午战争后,镇远舰被日本俘虏并编入日本海军。在日本海军中,镇远舰继续发挥着其作为战列舰的作用,参加了日俄战争、黄海海战、旅顺围攻战和对马海战等多场重要战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镇远舰逐渐失去了其作为主力战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