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之十三钱谦益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钱谦益]明末清初人,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崖山]位于广东新会南大海中,南宋末年,陆秀夫曾背着幼帝于此沉海而死。[鱼腹]《楚辞•渔父》中记载,屈原不愿以洁白...
独倚银轮哭桂花 【赏析】唐代杜甫有《秋兴八首》诗,是杜甫晚年漂泊于夔府时怀念长安而作。钱谦益诗宗杜甫,降清后又常怀念故国,便多次用秋兴为题叠韵成诗,称《后秋兴》。公元1661年,明永历帝朱由榔被杀,南明灭亡。作者于 1662 年即清康熙元年作此诗,痛悼南明灭亡。诗中表达了作者孤寂无主、无所归依的失...
钱谦益一生诗作非常丰富,章太炎提及的“席蒿待罪”,遂作“和杜甫《秋兴》”,又逢郑成功败、吴三桂弑帝,钱谦益复作“后秋兴”诗以告哀。钱牧斋《秋兴》步杜少陵《秋兴》韵凡十三叠,盖古代文学史上绝无仅有,且规模之庞大,韵律之严密,亦叹为观止焉。再加上四首自题诗,凡一百单八首。钱氏一百多首“秋兴”诗作,大...
钱谦益:后秋兴(凡十三叠) 钱牧斋之《后秋兴》步杜少陵《秋兴》韵凡十三叠,盖古代文学史上绝无仅有,且规模之庞大,韵律之严密,亦叹为观止焉!再加上四首自题诗,凡一百单八首。 后秋兴(凡十三叠 ) 作者: 钱谦益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日作 龙虎新军旧羽林,八公草木气森森。 楼船荡日三江涌,...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 其一钱谦益〔清代〕负戴相携守故林,翻经问织意萧森。疏疏竹叶情窗雨,落落梧桐小院阴。 白露园林中夜泪,青灯梵呗六时心。怜君应是齐梁女,乐府偏能赋藁砧。完善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
钱谦益《后秋兴之十三..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今天讨论到怕水凉的钱老,给大家发发他的诗。~
指为居本朝而思前朝的“乱民”,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诗坛盟主,诗以学杜甫、韩愈为主,而兼采他贤, 自成一家,在当时极负盛名。杜甫写有《秋兴八首》,钱谦益晚年摹拟它,写有《后秋兴》十三迭共百余首,而以“投笔”名其集,慨然有投笔从戎、亲刃满清之志,技巧纯熟。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
任选一首钱谦益的《后秋兴》赏析。任选一首钱谦益的《后秋兴》赏析。 《后秋兴》是钱谦益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钱谦益是唐代文学家、学者,被誉为“唐代文坛第一流派”的代表之一。《后秋兴》是他的一首名篇,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诗的开篇写了秋天的...
后秋兴之十三 钱谦益① 海角崖山②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③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④?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俺银轮哭桂花。 注:①钱谦益:明末清初常熟人。字受之.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崇祯初官至礼部侍郎。此诗作于明亡之际。②崖山:亦名崖门山,在广东新会县南大...
后秋兴之十三钱谦益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注]钱谦益(1582年-1664年),明末清初诗人。本诗作于1663年,作者在家乡常熟听到关于南明桂王朱由榔之死的种种传言,作此诗。1对这首作品理解赏析不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