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穴位有很多,常见的有足三里穴、合谷穴、关元穴、气海穴、百会穴等。 1.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2. 合谷穴:在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3.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 3 寸。 4. 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 1.5 寸。 5. 百会穴:在头部...
23、承浆穴的作用功效: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 二、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 1、天突穴的作用功效: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 2、璇玑穴的作用功效:治疗咳喘、咽喉肿痛 3、神藏穴的作用功效: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 4、华盖穴的...
(建议收藏)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
背腰部:肾俞(强肾固本)、大椎(退热降温)、膏肓(慢性病辅助穴位) 四、 人体穴位总数大约为361个(国家标准)。 这361个穴位分布在12正经和任督二脉上。 还有一些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这些穴位没有固定的数量。 穴位是中医调节气血的重要节点,针灸、按摩和艾灸中常用这些穴位来治疗疾病、缓解疼痛和调理身体机能。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以下几类: 1、头面部穴位:如百会、印堂、太阳等。这些穴位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 2、背部穴位:如大椎、肩井、膏肓等。背部穴位多用于缓解肩颈疼痛、上背部不适等问题。 3、胸腹部穴位:如中脘、关元、天枢等。这些穴位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胀、便秘等。 4、上下肢穴位:...
全身针灸穴位图解,一定要收藏! 全身穴位图 头面颈部穴位 头面颈部穴位 头面颈部穴位 胸腹部穴位 胸腹部穴位 肩部腰部穴位 上肢穴位 手掌穴位 手臂外侧穴位 手背穴位 下肢穴位 下肢穴位 下肢穴位 下肢穴位(腿部内侧) 下肢脚部穴位 脚掌脚心穴位
病情分析: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常用穴位有很多,以下列出一些常用的穴位及其主治功能: 1.风池穴:在颈部,两侧颈椎下突起凹陷处。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 2.太阳穴:在太阳上,眉毛外侧端与颅骨相接的凹陷处。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等。 3.后顶穴:在头顶正中线后方中点。主治头痛、失眠等。 4.耳门穴:在耳垂前...
人体有很多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主治疾病。例如,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肠胃功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牙痛等症状;涌泉穴可以调节血压,治疗高血压等疾病。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除了传统的针灸、推拿等刺激方式外,现代中医也探索了其他穴位刺激方法,如拔罐、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