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郭店镇周庄村南约500米处,隐藏着后周太祖郭威的陵寝——嵩陵。这座陵墓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安息之地,墓冢高约10米,周长约为105米。尽管周边环境并不理想,但墓冢本身保存得相当完好。👑 郭威(904年~954年),字文仲,出生于邢州尧山县(今河北省隆尧县),是五代时期后周的...
《郭店楚简》墓主既然是子兰的师傅陈轸,那附近这座令尹等级的郭家岗大墓真正的墓主,则大概率是曾经楚国的令尹、屈原的死对头公子子兰了。毕竟这座郭家岗大墓规模是仅次于熊家冢等楚王陵规模的,比荆州已发掘最大楚国贵族墓‘天星观一号墓’规格还要高。而且郭家岗大墓方位正处于郢都纪南城正北面,属于离当时纪...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视素保朴,少私寡欲郭店一号墓位于湖北省沙洋县郭店村,距楚故都纪南城九公里,是一座距今两千三百年的战国中晚期楚墓。该墓为土坑作竖穴,葬具一棺一椁,穴内被分隔成头厢、边厢和椁室三部分,出土车马器、方形铜镜、龙形玉带钩、七弦琴、竹简以及对鉴定墓主人身份的重要文物漆耳杯等文物。漆耳...
老子身高“八尺八寸”,按古人一尺19.91cm计算,应为175cm,郭店楚墓墓棺长200 cm,老子与墓主人身高一致。老子方口大耳,天庭饱满,地角方圆,鼻下仁中长而且厚,犹如双柱,手脚长大。这些体征也与郭店墓主人遗骸相符。 二、陪葬二根鸠仗证明墓主长寿 郭店楚墓墓主身旁出土鸠仗二根,鸠仗是政府赠送给耄龄之人的,年满...
1993年的秋天,荆门市博物馆的考古队员们在沙洋县纪山镇进行了一次抢救性的挖掘,发现了郭店一号楚墓。虽然这座墓葬规模不大,且在发掘前曾两次被盗,但其中出土的随葬品依然丰富多样,包括礼器、乐器、车马器、生活用品、丧葬用品以及竹简等。通过墓中陪葬物的分析,可以推测墓主人生活在战国中晚期,身份为上士。在...
最早记载《道德经》的文物:郭店楚墓竹简 历年的考古资料证明,郭店楚墓是一处东周时期楚国的贵族墓地,其南面约九公里便是东周时期楚国的都城——纪南城(郢都),再南面5公里处是江陵城(今荆州古城)。 郭店一号墓是一座土坑竖穴木椁墓,其中遗存的铜铍、龙形玉带钩、七弦琴飞漆耳杯、漆奁等文物的形状及纹样都具有十分...
这座古墓郭店一号楚墓其实还是蛮具规模的,长700米,宽有350米,可以说是极其大的一座古墓,考古队进入墓室之后,发现这座古墓真的是被盗光了,地上都是盗墓贼留下的痕迹,甚至连棺椁中墓主的尸骨都被拖了出来,这种行为令人发指!好在最后还是出土804枚竹简,其中有铭文的有730枚,堪称是无价之宝,经过整理,...
一九九三年十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发掘出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其中出土了大量楚文字的竹简。经过专家们的辛勤整理和识别,这些竹简的图版及释文已经于今年五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书名正是《郭店楚墓竹简》。据说,这座墓曾遭受过盗掘,竹简也受到了破坏,但幸存的八百零四枚竹简中,仍能...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门市博物馆编《金声玉振:郭店楚墓竹简出土三十周年研究文选》,2023年10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今谨以该书的书影、前言、目次分享于下。 书影 前言 一 三十年前,1993年10月,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对郭店一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书写古代典籍的竹简731枚[1],成为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1、郭店一号楚墓主要随葬品的类型、品种与以上诸下大夫墓相近或相同; 2、郭店一号楚墓的铜礼器与望山M1、望山M2、藤店M1相比,数量不多,且不配套,而牛形山M1、M2均为空白。如果考虑到牛形山M1、M2的被盗因素可以推测,但百子畈M5仅有“壶盖”1件,且未被盗,其数量品种比郭店M1还少; 3、郭店一号楚墓的陶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