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韶(1911-1930年),又名晤生、问樵,临海城关人。少年时的凤韶就受到民主思想的启蒙教育。踊跃参加各种活动。民国18年夏天,她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小组长。下乡宣传革命道理,开展社会活动传递党的指示和情报。于1930年10月25日,郭凤韶与石俊...
1930年4月8日,郭凤韶所在学校被反动当局查封,许多共产党员被捕。郭凤韶秘密转移到无锡,以教书为掩护继续革命工作。同年9月,她返回南京,准备参加营救被捕的同志,不幸被国民党特务盯梢逮捕。在狱中,郭凤韶受尽酷刑,被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但她始终坚贞...
1928年秋,郭凤韶辗转至普陀县朱家尖岛的大古塘小学任教,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她的革命事业。在这里,她向学生传授进步思想,通过教唱《放足歌》《渔光曲》等歌曲,以及走访渔家农户宣传革命道理,她成功地唤醒了群众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封建迷信的危害。1929年,郭凤韶在好友徐明清的鼓励下考入南京晓庄学校继续深造。...
1930年9月26日,党的优秀儿女郭凤韶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19岁的郭凤韶,是临海最早牺牲的共产党员。“革命是我的第一生命”,这是郭凤韶烈士无怨无悔的追求,她把革命的信仰一直坚持到生命的终结。 ★ 雨花台石雕《英勇就义》
“十九年的计划”是19岁的郭凤韶在民国十九年也就是1930年为自己制定的全年学习计划。在这份计划里,这个女孩打算一年内要读近三百万字的书,要写180封信和110篇文章。全天24小时严格分配时间,要做的研究和参与的社会实践也涉及各个领域。从这个规划里可以看到,她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遗憾的是,这份...
郭凤韶故居的红色故事郭凤韶(1907—1936),女,又名郭明昭,祖籍福建省莆田县,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今临海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6年8月在南京被国民党政府杀害,年仅29岁。 郭凤韶从小就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192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临海女子师范学校,在学校里...
9月份,她再次返回南京,却在一次行动中被特务跟踪,在上海被捕,并被押解回南京。在狱中,郭凤韶遭受了严酷的折磨,但始终不屈不挠,坚守信念。10月25日,郭凤韶和石俊等12位共产党员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19岁。他们的牺牲,是革命者对信仰的坚定证明,也是对黑暗时代的有力控诉。
浙报天枢编者按: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团结带领全省团员青年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报送单位:团台州市委、黄岩团区委。, 视频播放量 101、弹幕量 0、
郭凤韶故居介绍:郭凤韶故居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郭凤韶烈士的出生地及其童年、青少年时期成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故居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7.6平方米,陈列有郭凤韶生前使用的家具、用品、书信等原物。故居分八个展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烈士由普通爱国学生转变为一名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发展过程和壮烈的一生。郭...
4月13日,我们小组踏上了前往临海市诸天巷郭凤韶烈士纪念馆的旅程。此次参观,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郭凤韶烈士那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令人为之动容。▲ 人物概览 郭凤韶,这位出生于1911年的英勇烈士,别名晤生、问樵,是临海城关的骄傲。她自幼便深受民主思想的熏陶,积极投身于各类活动之中。在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