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则有诗“十年走尘中,高唱无人赏”,生前他感叹没有知音,但郁达夫足以称的上黄仲则的异代知音了,无怪与郁达夫同一时期的易君左等人,都将其视为“现代黄仲则”。我认为,郁达夫对这位前代诗人有着如此契合的共鸣,不仅是源自对黄仲则诗作的喜爱与学习,更是因为他从黄仲则诗作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诚然,他是众所公认的天才!故居的前厅、后厅、东西厢房,办有黄仲则生平展,文字为主,辅以少量图片,对黄仲则的家世、生平、交友、文学成就都有所介绍,看下来可以大致了解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黄仲则书法 清代为黄仲则作传的人很多,展览大量采用了前人的著述,给人的印象是,既要言不繁,又翔实恳切。...
郭沫若说得更直白:“他(指郁达夫)似乎很喜欢清代的诗人黄仲则,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他似乎有意在学他。他的短篇小说《采石矶》,便是以黄仲则为主人公的,而其实是在‘夫子自道’。” 郁达夫称:“要想在乾、嘉两代的诗人之中,求一些语语沉痛、字字辛酸的真正具有诗人气质的诗,自然非黄仲则...
后来洪亮吉《北江诗话》里称黄仲则诗“咽露秋虫,舞风病鹤”,黄仲则对于晚期至民国诗坛影响极大,如郁达夫、瞿秋白等都极力学黄。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小说《采石矶》系以黄景仁为故事主角。个人认为明清以来,写词当推纳兰容若第一,写诗黄仲则当是第一人,不知大家有无异议?
作为乱世才子,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十分相似,黄仲则慨叹“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而郁达夫则抒发了“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这样的情怀。二人的经历和结局也相类似,黄仲则流落到山西运城,以三十岁的壮年客死他乡;郁达夫一袭青衫走马江湖,最终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命丧日本宪兵...
郁达夫和我们常州的一个清代大诗人黄仲则非常相像,黄仲则,大名黄景仁,一字仲则,清代乾隆年间著名诗人,学者,被誉为乾隆六十年第一诗人,“毗陵七子”之一,作品有《两当轩全集》,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清苦,才富五车。故居在常州一院西边,人民公园正北面,马山埠里面。九十年代,我曾经去考察过黄仲则故居,破烂不堪,...
今天世界精神卫生日。提一下黄仲则。郁达夫推崇黄仲则,因为他俩是一类人。黄仲则爱诗仙太白,也能写出李商隐的绵邈幽远的句子,寒素之身,依人碌碌,也去世了早。诗虽然被讥讽为衰飒,却极富有才情,黄疯子,纤...
摘要: 细读郁达夫的文集,就能发现郁达夫对于清代诗人黄仲则有着特殊的喜爱和偏好.他有一篇专以黄仲则为主人公的小说<采石矾>,在这篇小说里,他以"零余者"的形象重塑了黄仲则.郁达夫的诗歌以学习黄仲则入手,这是非常明显的.但他通过对杜牧诗歌风格的汲取,从而超越了黄仲则偏于狭窄苦涩的诗境.关键词:...
郁达夫阅读笔记之三十二《碧浪湖的秋夜》(短篇小说,1932年)郁达夫论历史小说的优点,“在可以以自己的思想,移植到古代的人的脑里去”(《在热波里喘息》)。在《采石矶》之后,郁达夫又一次和百年前的古人神遇神交,乃成此篇《碧浪湖的秋夜》。如果说《采石矶》里的黄仲则是郁达夫的一个化身,在《碧浪湖的秋夜》里...
他的豪迈洒脱,虽为境遇生计所逼,抑郁悲怆,不能酣畅,进而转为悲凉沉郁,却也有普世情怀,深广境界,绝非郁小说中所塑造的那种片面形象——此说有诗文可一一佐证。假若仲则是郁达夫小说中猥琐自卑的形象、窝囊的性格,说实话,他的诗也不必读了。 …… 当我从黄仲则的诗中感知到这不世出的才气,你可知我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