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患者而言,邵志敏是有人格魅力的医生,看似高冷,内心却很暖。对学生而言同样如此,老师虽严厉,但事事以身作则,更愿提携后生。 邵志敏在手术 江一舟选择临床专业时,毫不犹豫地将目光瞄准了乳腺肿瘤,“一来我对肿瘤研究本身有兴趣,二来邵...
本团队在邵志敏教授带领下探索建立的“TNBC复旦分型”已经成功验证了多组学整合分子分型方法学的科学性,也已建设了成熟的转化研究体系。FUTURE系列研究证实,基于复旦分型的精准治疗显著改善了TNBC这一既往预后最差的患者群体的生存[4-7]。沿着...
2024年4月8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邵志敏和胡欣团队在Cancer Cell期刊发表了题为: Genetic interactions reveal distinct bi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in breast cancer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 系统性绘制了全面的乳腺癌基因组变异互作网络,结合临床治疗队列及体内外模型功能性解析了基因组变异互作对乳腺...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邵志敏/江一舟团队受邀在国际权威期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题为“Emerging Therapies in Cancer Metabolism”的长文综述,概述了肿瘤的代谢治疗靶点,全面总结了代谢疗法目前的临床试验现状。通过分析目前制约肿瘤代谢疗法疗效的因素,从临床角度提出了未来靶向肿瘤代谢的探索方向。htt...
【学术前沿】Cell Metab | 邵志敏/江一舟团队通过多组学数据揭示三阴性乳腺癌铁死亡异质性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类近年发现的,区别于凋亡,不依赖caspase级联反应的调节性细胞死亡【1】。自2012年首次提出后,铁死亡领域的研究呈现井喷式增长,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有望成为肿瘤精准治疗的新方向。机制层面上,铁死亡是铁...
复旦大学邵志敏/江一舟团队:1毫升血可预测疗效!“最毒”乳腺癌精准免疫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而三阴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20%,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极差,可...
2024年1月2日,复旦大学邵志敏、江一舟、狄根红共同通讯在期刊《Cell Research》上发表题为“ZNF689 deficiency promotes intratumor heterogeneity and immunotherapy resistance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 ZNF689 缺乏诱导的 ITH 的一种以前未被识别的机制,并建议 LINE-1 抑制联合免疫疗法...
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尝试从肿瘤代谢的角度来对三阴性乳腺癌进一步研究,特别是那些疗效较差的亚型,以发现更多特异靶点,优化三阴性乳腺癌的精准治疗策略。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大量数据的综合分析,发现三阴性乳腺癌的代谢基因特征在不同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多种生物信息学算法计算的结果提示,根据代谢基因的差异可以将三阴...
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其中内分泌治疗抵抗和远距离复发仍然是未解决的挑战。准确的分子分型是指导精准治疗的迫切需要。 邵志敏、江一舟团队历时5年攻关绘制出全球最大的腔面型乳腺癌多组学全景图谱,并提出基于“复旦腔面四分型”的精准治疗策略。9月28日...
师从邵志敏教授,江一舟医生学习到了严谨、创新的科研态度:“邵教授为人非常正直,会用非常公正的眼光去评判和对待他的学生,并不会因为个人特殊背景而有所偏袒。只要你有能力,做事比较靠谱,邵教授就会信任你,会给你更多的资源去发展。此外,邵教授对待学术非常严谨,并且会高瞻远瞩地去思考整个学科的发展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