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释:1、道:“引导”、“治理”、本指“倒”分割之意。2、政:旧指政令。本指政权,权力。3、齐:旧指:一为整齐、二为约束。本指刑杀。出处:《论语·为政》——春秋·孔子及其弟子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
解析 出自孔子的论语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
【全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出处】孔子《论语》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注释 道:方法、手段之义(古本或作“导”。引导、诱导之意。《集注》:“道,犹引导,谓先之也。”)以:凭藉、用、使用之义。政:政令、政权力、法制之强权机制之义(《孔注》:“法教也。”《集注...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句话出自( )A. 《论语》B. 《老子》C. 《韩非子》D. 《墨子》
解析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重点词:道,引导、治理;政,政令。齐,约束;格,通“革”,这里指百姓革除坏毛病从而走上正确的道路。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 意思是: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论语·为政第二》;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以礼...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处为《论语·为政》。 “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规矩,要人民的思想行动,都合乎规矩。老百姓会“有耻且格”,既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又知道正确的做法是循规蹈矩,那就可以知过必改,口服心服。 《为政》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言论出自( )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荀子 答案 [答案]B[答案]B[解析][详解]孔子主张仁和礼的思想,提倡德治,材料出自《论语•为政》篇中的第三章,主要强调道德和礼对政治的重要作用,B正确;老子主张无为而治,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