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存世的仅有《辨证录》、《洞天奥旨》、《石室秘录》、《脉诀阐微》、《本草新编》、《辩证玉函》、《外经微言》数种。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
《辨证录》是一本综合性医书。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全书十四卷,附《脉诀阐微》一卷。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种疾病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立法处方及方剂配伍,说理明白易晓,析证简要中肯,每于循乎常理之间突发反问,然后层层剖...
辨证录豆瓣评分:8.8 简介:《辨证录》为清代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敬述。系综合性医书。14卷。约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内容包括内、妇、外、幼等各科病证。分伤寒、中寒、中风……吃泥、胎毒等126门773证,约1479方。每证
《辨证录》在线阅读和电子书免费下载,《辨证录》的介绍与目录,可点击下载chm文档观看,也可按目录在线浏览。
《辨证录》,清·陈士铎撰,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著作。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临床价值,后世多次再版刊行,版本较多。其中,乾隆十二年喻义堂刊本为现存最早的刊本,而在其之后的刊本,如嘉庆二十二年文成堂增刊本、道光二十六年王发越重刊本、光绪三十年两仪堂刊本,均是在喻义堂本的基础上重刻。诸本中最好的本子...
《辨证录》痰证门(二十一则) 人有肠胃之间,沥沥有声,饮水更甚,吐痰如涌,人以为痰饮之病,谁知是胃气之虚乎。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无不入于胃中,游溢精气,上输脾胃,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胃气之旺而然也。倘胃气一虚,仅能消谷,不能消水,由是水入胃中,不存于胃而下流于肠,故沥沥有声也。
辨证录序 序 自序 凡例 卷之一 伤寒门四十三则 中寒门七则 卷之二 中风门二十五则 痹证门十一则 心痛门六则 胁痛门五则 头痛门六则 腹痛门六则 腰痛门六则 卷之三 咽喉痛门七则 牙齿痛门六则 口舌门二则 鼻渊门三则 耳痛门 附耳聋七则 目痛门十四则 血症门二十一则 遍身骨痛门四则 卷之四 五郁门六则 咳嗽...
通读陈士铎《辨证录》关于辨治呕吐妙法的论述,笔者发现陈士铎尤长于辨证,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并仔细推演其中的病理变化过程,一一得出病变的脏腑经络定位、寒热虚实病性、气血津液因素,配合应用天人相应、取象比类思想,重视外界气候变化与素体体质的相关性,另外从每例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