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的青海省,位于共和县的光热电站和光伏电站因为其恢宏的太阳能板方阵而吸引着众多自驾游的旅客前往打卡。这些“超级工程”“大国重器”究竟是因何而吸引人?人们为什么要去观光这些“重量级”项目? 冒雨追“嫦娥”看火箭 航天旅游假日火热 在文昌航天科普中心,游客们冒着雨通过室外超大屏幕观看火箭发射,并纷纷...
近期,中央企业多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落地、多个重点工程迎来全新进展。这是创新浪潮的奔涌之声,更是回升向好的信心之声!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装备安装 中国再次承担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9日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 与中核集团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 正式签署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 ...
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的 超大直径盾构机 "江海号"下线 我国首口万米深地科探井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 深地塔科1井"冲刺"成功 中国海军 076两栖攻击舰 首舰下水命名 超级工程深中通道 正式通车试运营 编导:吴龙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
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的珠江口隧道全长13.69公里,水下最大埋深达106米,最大水压1.06兆帕,是目前我国最深的海底隧道。 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高速铁路隧道,盾构机开挖直径13.42米,盾构管片采用9块均分结构设计,封顶块也大于常规设计尺寸,是一条大直径盾构隧道。 不仅如此,它所穿越的地...
【#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同框了#】今天上午,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出征,奔赴南极。这一次南极出征,“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出发,将陆续穿过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一路向南,直到地球的最南端,这也将成就一幅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同框的画面。#雪龙号科考队出征南极# L央视网的微博视频 小...
中央企业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振奋上“新”→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
大国重器成就大国工程 在水文环境无比复的珠江口,深中通道长约6.8公里的海底隧道安然“沉睡”最深40米的海底。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沉管隧道在海底安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在完成基槽清淤、深层水泥搅拌桩、块石抛填后,基槽碎石整平船“津平2”在精准定位后,均匀铺设一层1米厚...
孩子看的懂的前沿科技!《中国超级工程》《大国重器》太震撼了,这套书带孩子感受祖国科技的强大,开拓孩子的视野,增强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少年强,则国强!#国之重器#爱国#好书分享 #前沿科技 #图文热点来了 - 李暖☘️于2024102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个喜欢,来抖
11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2版“百姓话题”推出“我与国之重器”,分享了中交建设者参与超级工程建设,助力国之重器发展的过程。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 深度参与两座世界级工程建设 一航局 锁旭宏 人民日报记者 程远州采访整理 鏖战港珠澳大桥6年,继而转战深中通道6年,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深中通...
中央企业大国重器超级工程振奋上“新”→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