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的回应无疑是给了那些想要废除汉字的人一个巨大的耳光,中国落后是当时的现实情况,但这是因为多方面原因所导致的,而汉字是中国的重要文化,不能将中国落后归咎于汉字,更不能为了救国而牺牲汉字,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文化都抛弃了,那么这个国家还能有什么呢?又要如何在世界上立足呢?不得不说,赵元任的才...
赵元任留学多国,精通数国语言。他既是科学大师,又是音韵语言的先驱。有着中西教育的经验,他也成为了说话最具分量的“研究者”。在开始研究如何进行汉字改革时,这个大课题落在了赵元任身上。赵元任和瞿秋白都是文字改革的先驱,他们做法不同,却又都希望汉字能够发展,国家能够强大。值得一提的是,瞿秋白把改良...
后来赵元任在听到有人提议废除汉字,很是生气,还专门写了同音文给予回应,这也让很多人拍手叫好。当时中国不仅文化思想落后,还受到西方列强的欺负,所以有些人就觉得,中国落后一定是因为文化过于守旧导致的,而汉字就是文化的基础,所以想要打破被欺负的局面,就必须将汉字给废除掉。虽然这些人也想要救国,可他们的...
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如火如荼之际,反对派们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守护老祖宗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当时有着“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称号的赵元任就是反对派中的一员。为了驳斥“废除汉字”专家们的荒谬言论,他用汉字写下了两篇奇文,全文每个汉字的读音全部相同,可是整篇读下来却是个完整的故事,真正让人感受到了汉字的...
和那些接受过外国教育的文人一样,赵元任也是最早出国留学的学生,但是同样接受过外国教育,为什么其他留学归来的学者大力主张废除汉字,而赵元任却拒接废除汉字?这其实也和赵元任的家庭教育有关。作为最早一批出国留学且周游过很多国家的学生,赵元任有一个文化氛围极佳的家庭。赵元任的祖父是清末颇具盛名的文学家赵翼,他的...
面对如此强烈的“汉字革命”呼声,赵元任站了出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捍卫汉字的尊严。赵元任认为,任何改革都必须循序渐进,废除汉字这种主张,是完全不切实际的。他为了向公众展示汉字的独特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创作了两篇奇文,即《施氏食狮史》和《季姬击鸡记》。这两篇文章的独到之处在于,尽管全文所有字都发出...
赵元任打心眼里反对废除汉字。在他看来,汉字可不是一堆冰冷的符号,而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里面藏着几千年的文化和智慧。拼音文字简单易学,但汉字的精妙之处,拼音文字根本体现不出来。 为了反驳那些“汉字落后论”的学者,赵元任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汉字的魅力,之后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苦思冥想。
《施氏食狮史》体现了赵元任对废除汉字的无声抗议 赵元任用一篇96字的奇文《施氏食狮史》反对废除汉字的观点。这篇文章的特殊之处在于每个字的发音都是“shi”,但它们的意义却截然不同。通过这种方式,赵元任展示了汉字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篇文章的创作背后,是赵元任对废除汉字极端主义的反对。他认为,废除...
赵元任,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音乐家。曾经,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有一批思想相对激进的学者,就提出过要彻底废除汉字,全部采用拉丁文的方式进行日常使用。当时,得知了此事的赵元任也当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只是他表态的方式并不是用说的,而是写下了两篇全文读音相同的文章。
赵元任所写的这种文章,也被称之为“同音文”,能写成这样的人,绝非一般的人,赵元任汉字功底可见一斑。而在后来当听闻有人建议要废除汉字,要以字母取代汉字时,赵元任很生气,然后直接又写了一篇更长的同音文回怼,当真是大快人心。奇闻废汉字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候,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