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注:清朝道光皇帝十八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次年(1839年)到广东查禁鸦片。鸦片战争广州陷落后(1841年5月),道光把责任归咎林则徐,革除四品卿官衔,充军伊犁。适逢黄河决口,林则徐奉旨治理黄河,结束后,道光皇帝没有收回成命。1842年,林则徐在...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出自清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
小提示:"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谪居:谓古代官吏被贬官降职到边远外地居住。 正是:1.就是。2.恰好是。3.确实是,对事物表示肯定。4.确实是,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5.表示答应的话语。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用于引出诗词或熟语。
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颈联“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从字面上看似乎心平气和、逆来顺受,其实心底却埋藏着巨痛,“谪居”,意为罢官回乡或流放边远地区,诗人说“到边疆做一个多干体力活、少动脑子的戍卒,对我正好是养拙之道”,“刚”,即“刚好”、“正好”,再结合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清)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①。 【注】①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怀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故事:旧事,典故。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③。 【注】①鸦片战争爆发后,力主禁烟抗英的林则徐被贬戍新疆,启程赴伊犁前作此诗留别家人。口占:不起草稿,随口吟诵。②《左传•昭公四年》言郑大夫子产因改革遭谤,仍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③山妻:对己妻的谦称。老头皮:老...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 谈故事,试吟 断送老头皮【注释】①鸦片战争爆发后,力主禁烟抗英的林则徐被贬戍守新疆,启程赴伊犁前作此诗留别家人。口占,不起草稿,随口吟诵。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左传·昭公四年》言郑大夫子产因改革遭谤,仍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③山妻:对自己妻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注释】①赴成登程口占示家人:此诗为作者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在西安与家人辞别,西赴伊犁之际所写。口占,即不起草稿,随口吟诵而成。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左传》昭公四年,郑大夫子产因改革遭谤,...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1842年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西安与家人告别时做了题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联佳句是第二首的第二联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出自清诗人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