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让谢旦如意识到,书稿藏在小皮箱里并非十足安全,还是得尽快出版成书,让书本流传开来,为此,谢旦如冒着极大风险,自费在法租界创建了“霞社”,冒险出版了瞿秋白的《乱弹及其他》《社会科学概念》《接头集》,《方志敏自传》等,后来,这些书籍在上海、重庆、延安等...
1929年,谢旦如与人合伙先后在老西门、静安寺开过几家书店,专售左翼文艺书刊,推荐进步书籍。书店查封后,谢旦如单独在北四川路老靶子路(今武进路中州路口),另开一家公道书店经营旧书,出入书店的人很多,但有些人不是来买书,而是党内同志借此地方进行联络,有的则通过店员传递或收取信件,这里实际...
目前,该址一楼为上海鲁迅故居的一部分,上海鲁迅故居陈列着的一张书桌就是谢旦如送给瞿秋白的,后来瞿转送给了鲁迅。1962年,时任上海鲁迅纪念馆负责人的谢旦如因病去世,谢家人联名将谢旦如保存的红军集体创作的《二万五千里》稿本、丁玲写给冯雪峰的六封信及作品手稿,丁玲、胡也频、应修人等人的照片,郭沫若、汪...
谢旦如(1904~1962),上海市人。新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开拓者,鲁迅纪念馆第一任副馆长。曾开设过西门书店和公道书店。与进步文化人士创建“上海通讯图书馆”,担任执行委员;民国14年参加“湖畔诗社”,出版进步诗集和刊物;参加“自由运动大同盟”,并参加“左联”的活动,与友人合编《出版月刊》,介绍“...
前排为谢旦如和夫人钱云锦,后排右起四子谢庆法、长子谢庆国、三子谢庆才、五子谢庆中。 (左)《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 (右)谢旦如送给瞿秋白的书桌,后瞿转送给了鲁迅。 这是一位极为普通的人。他不是作家或诗人,虽然参加过“湖畔诗社”,出版过诗集《苜蓿花》,但还是他自己花钱出版印刷的。他甚至算不上是个知...
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家境富裕的“小开”谢旦如,因为热爱诗书而与冯雪峰、应修人及瞿秋白、鲁迅等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结识,因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深刻认识而进一步觉醒。在白色恐怖下,他冒险帮助掩护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瞿秋白。瞿秋白曾评价,住在谢旦如家的一年多,是他一生中最平静、最舒心、最安逸的日子。谢旦如还舍弃...
全国解放后,谢澹如曾经将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梦珂》等三篇文稿和胡也频的一些文稿捐献给上海鲁迅纪念馆,而“胡也频、丁玲的照片10余帧及丁玲致冯雪峰信6封”,则是1962年谢澹如病逝后,其夫人钱云锦于1963年捐献的。谢澹如深知它们的珍贵,又涉及个人情感隐私,想有机会直接交给书信的收寄人,...
1931年6月到1933年2月,瞿秋白、杨之华夫妇经由冯雪峰介绍,隐居在上海南市紫霞路68号谢家。谢家即谢旦如、钱云锦夫妇家。在这期间,瞿秋白撰写和翻译了大量的各种文章,包括较有系统地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理论与苏俄文学作品,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奠基者之一。 著录项 来源 《档案与史学》 |2004年第...
我们知道,谢旦如本人当时家境殷实,父亲是钱庄老板,他是一个所谓“小开”,早年参加“湖畔诗社”,与应修人、冯雪峰关系密切,但与丁玲、王会悟似无关涉。谢旦如保存的很多瞿秋白、方志敏、柔石、冯雪峰、丁玲等的手稿等物品,都是冯雪峰交给他保管的。因为他平时行事低调,貌似与政治无关,不易为人所注意,且为人忠实可...
2 བསྐལ་བཟང་ནས་ཆང་། 谢旦,曲措 བསྐལ་བཟང་ནས་ཆང་། 03:55 3 爱心接力 谢旦 爱心接力 03:52 4 《神奇的果洛》 谢旦 《神奇的果洛》 02:19 5 谢旦 谢旦 谢旦 02:44 6 吉祥鸟如意歌 王庆富 吉祥鸟如意歌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