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故答案为:诚者 诚之者 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出自《孟子·离娄上》。 原文: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此句,乃出自《中庸》。《中庸》一书,虽非老夫所著,然其思想亦与儒家之道相契合。此句之意,乃谓诚实乃天道之法则,而追求诚实,则为人道之法则。天道之诚,乃自然而成,不假思索,不劳勉强;人道之诚,则需择善固执,勉力而行。此理深邃,足可引人深思也。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此语出自《孟子·离娄上》。诚,真实无妄的意思。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没有虚假;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道与天道一...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出自《孟子·离娄上》 意思: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 【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怯;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中庸》中亦有类似表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说,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必备品质。诚信一词最早出自《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诚于中、信于外,“诚信”...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该句出自《孟子·离娄上》。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引用了这句话。一个“诚”字,在儒学史特别是北宋以来学说发展中意义非凡。 考镜源流,《说文解字》中以“诚”“信”二字互训,指真心实意,既不自欺,亦不欺人。饶有况味的是,如此关键的命题,在《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1],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2]。 【注释】 [1]从容:举止行动。 [3]固执:坚守不渝。执,握住。 【翻译】 诚,是上天赋予人们的道理;实行这个诚,那是人为的道理。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他为人处世自然合理,不必苦苦思索,他...
百度试题 题目“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出自()。 A.《原道》B.《逍遥游》C.《中庸》D.《春秋》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