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节选的,是周黎安教授《如何认识中国?——对话黄宗智先生》一文的结尾部分。【文/黄宗智、周黎安】我认为,西方理论在中国问题的研究当中具有三个不同的功能。一是分析基准,主要用以对比中国现象与该基准的差异,以此发现中国的特色。二是预测基准,一般是从西方现代化历程提炼和抽象出来的发展指向(如官僚组织的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漫漫历史长河,积淀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激荡着实现中华民族...
日本文化的根,其实是“学习与借鉴”,在古代汲取中国的文化优势,在近代吸收西方的先进思想,最后通过“嫁接”的方式发展出独属于日本的模式,这也使得日本文化形成一种层层叠叠的多元架构,而这种源自于吸收和学习的多元架构的文化也为日本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疑惑,就算日本文化有其优势,...
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一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温和的气候十分适宜人们的生活。 2.用地图表现中国版图的主要形式 用地图表现中国版图是有讲究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包括南海诸岛在内,把中国疆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表示;另一种是把...
《文史哲》杂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的首家高校文科学报,也是我国目前刊龄最长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要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怎样认识中国面临的严峻外部挑战?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图源:视觉中国)【学习小组按】不久前结束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对世界形势和中美贸易摩擦做出了最新的判断: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
《文史哲》杂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刊的首家高校文科学报,也是我国目前刊龄最长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要求——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只有通过双向的交流与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互信与共赢。总之,要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经济成就、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和国际合作等多维度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的中国。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时代中,构建起相互理解、尊重和合作的桥梁,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们可以从那些亘古相传的地名之中,管窥到华夏先祖对这个世界的特有认知和传统智慧,更能通过古老中国的哲学体系读懂那些由寥寥几个字组成的地名背后的深远寓意和美好祝福。中华文明以农耕起家,中华先民对天象与地理有着不同寻常的敏感认识。关于“天人感应”的古老学说也在地方命名的时候成了一种强势的存在。湖南省的...
作者:杨艳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作为古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的现代中国,正在为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未来中国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