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对话与孔子的《论语》在言说方式(logos)上的比较,证明苏格拉底的对话把言说标准确立于言说本身,具有向对话双方自由开放的性质,孔子则把言说标准放在言说之外的个人情感体验之中,是一种任意独断的权力话语,由此而形成了中西两千多年传统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的根本区别。我在《论中国哲学...
庄子为文擅用“三言”:“寓言”、“重言”、“卮言”,庄子自己也曾说他的文章是“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和以天倪”(《庄子•寓言》)。寓言:凡是出自虚构、别有寄托的语言,无论是禽言兽语,无论是离奇故事,无论是素不相及的历史人物海阔天空的对话,都属于“寓言”之列;重言:凡是重复——也就是援引...
文学的言说方式 文学是一门艺术,有自己的言说方式。按理说,文学的言说方式是独立的,并不能被一些因素所干扰。也就是说,作家有自己独立创作的自由,不能受到外界的干扰。但是,事实上,作家们受到了很大的干扰,以至于影响了文学的言说方式。文学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劳动而产生,也始终在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在生...
中国古典书论的言说方式的特征最终归结为诗意性和审美性,而且这种诗意的、审美的言说乃是全方位的:言说的书论家成了文学家(诗人);言说的文体成了诗词歌赋;言说的逻辑思辨风格成了美文的诗意化。中国古典书论言说的这种诗意性和审美性集中体现在形象喻示的言说、认知、思维方式上,似人、似物,拟人、拟物。所谓...
为“言说方式”的共时性与历时性之统一陈说依据,无非为了强调,它是有充分依据的考量,其结构性的特征绝不静止、封闭,而体现为结构与运动的辩证法。换言之,诗学以它的共时性结构展望历时性的感知,诗歌史的确认本质上是对诗学特性的感知,且为“结构”中的感知。这几乎可以视为研究中国新诗的一条重要途径,...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其言说方式独特且富有深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对话体形式 《论语》主要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构成,采用了大量的对话体形式。这种言说方式使得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得以在生动的交流场景中展现,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感和说服力。通过孔子与弟子之间的问答、讨论和辩论,读者可以...
百度试题 题目庄子的言说方式主要有( )。 A.寓言B.重言C.卮言D.真言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 反馈 收藏
中国传统的言说方式是“以言去言”,《老子》首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清楚地表述了这一点。老子的论述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道”、“名”是可以道、可以名的;其次,可道、可名的“道”、“名”并非那恒常的“道”、“名”。可见,在老子看来,作为世界本真的“道”、“名”是与作为言...
何为放大的言说方式?简言之,就是杜诗写某一事物,常常不限于该事物,而是将其投射到其他更大的事物,以此增强表达力度。如《北征》写安史之乱中杜甫回鄜州探亲与家人相见时“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两句。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日子里,诗人与家人音信阻绝,生死不知,终于相见,悲喜交集,失声...
21 、中国传统的言说方式是“以言去言”,《老子》首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非常清楚地表述了这一点。老子的论述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道”“名”是可以道、可以名的;其次,可道、可名的“道”“名”并非那恒常的“道”“名”。可见,在老子看来,作为世界本真的“道”“名”是与作为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