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宋苏轼《瑞鹧鸪.观潮》这是苏轼在熙宁六年任杭州通判时观潮所写的一首词。苏轼看到眼前,在碧绿的山影里,波浪翻涌的江面上到处挥动着小红旗,弄潮的健儿们,你追我赶,场面一片欢娱。而岸上观潮的人们高声齐唱,为他们呐喊助威。这是...
【诗歌鉴赏】周密《观潮》原文翻译及赏析周密观潮赏析观潮是南宋词人文学家周密的作品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
[出⾃] 北宋苏轼《观潮》庐⼭烟⾬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事,庐⼭烟⾬浙江潮。注释:庐⼭烟⾬浙江潮:浙江潮,即指钱塘江潮汐。“庐⼭烟⾬浙江潮”此句诗意是:庐⼭美丽神秘的烟⾬,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番。未到千般恨不消:恨,遗憾。此句诗意是:...
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十七日观潮(宋)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①,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注]①白虹:喻指钱塘江潮。1. 分析本诗蕴含的丰富情
词人绘声绘色,描述观潮人人山人海,争先恐后的场面,表现潮水汹涌澎湃,排山倒海的气势以及传达潮声声如雷鸣,震人心魄的声威。 示例三、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如 “万面鼓声中”将江潮之声比作鼓声;“沧海尽成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钱塘江江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 示例四、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长忆观潮,...
烟台山观潮铭 栾贵君 图|栾贵君 飓风搅,海咆哮 突如其来 把肝胆抛上了云霄 灵魂化入了狂涛 目光惊诧 云海混淆 惊远了太阳 亲近了拂晓 脚下的山摇晃着 好像根基不牢 啊,是谁反复推演着 来日的狂笑 让热血沸腾的躯体 淬火于大潮!欢呼声呐喊声怒吼声 血浆爆喷,烟水狂啸 海欲扣,天似破 敢决绝,雷轰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两首观潮诗歌欣赏,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enxue)。 观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
自庙子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向有白乐天咏潮诗曰:“早潮才落晚潮回,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又苏东坡《中秋观夜潮》诗:“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日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万人鼓噪骇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后观潮行(节选)黄景仁①海风卷尽江头叶,沙岸千人万人立。怪底山川忽变容,又报天边海潮②入。鸥飞艇乱行云停,江亦作势如相迎。鹅毛一白尚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