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一直到83岁去世,袁枚在近五十年的时间里,除了初隐三年因经济原因短暂出仕,其他时间都隐于随园。 作为江南才子,袁枚居江宁,自然常来苏州。袁枚来苏州多少次不可考,但在他的《随园诗话》中载有不少他路过苏州的故事,这些故事,真可以用奇葩来形容,而且都是些一二等奇葩事。现录几则,以博一粲。 △清 袁起...
怪不得“随园老人”袁枚如此喜欢套肠,古人如此,今人亦是。黎里套肠,作为传统美食,也将成为旅游产品,越传越广。来源:交汇点 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费秀华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百万创作者计划# ...
有一次袁枚来苏州,大厨王小余也跟着来了,却不料,王小余一病不起,而且情况严重,到了“将掩棺”的地步。说来也巧,苏州有个神仙级别的名医,叫薛雪,他“性孤傲”,一般人请他看病他都不去。但袁枚深得薛雪青睐,有疾时,薛雪“不招自至”。 听说袁枚的大厨王小余病重,薛雪就来了。当时天色已晚,薛雪...
笔者认为,第一原因是七子山位于苏州远郊,远离世俗的喧嚣,给人一种静谧、恬淡的感觉。现在我们看此地,山林环境清新,鸟语虫鸣,溪泉在侧,确实极其静雅。再者,七子山山顶有座古刹乾元寺。该寺庙建于五代时期,香火当时已延有七八百年,其周围福地灵气环绕,四季常云雾蒸腾,钟鼓悠扬,身在山间仿佛置身于极乐佛国...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主人,杭州钱塘县人。他生于康熙五十五年,逝于嘉庆二年,享年81岁,经历了清代所谓康乾盛世的多一半时间,算得上一位“盛世人瑞”。他一生除了短期在桂林、北京、西安游幕、任官外,绝大多数时间都活跃在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江南地...
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古镇不仅梨花多,美食也多,套肠就是其中一种。 据说,明代末年,套肠就成了黎里的一道名菜,本地人大都会做。清代文人袁枚来黎里访友,品尝了套肠,赞不绝口,且念念不忘,此后再来黎里,他必以套肠为珍馐。 套肠,从外表看和普通烧制的猪大肠没什么区别,一旦解开玄机,始露真相:大肠里套着一根根小肠,切...
33岁的袁枚正式辞官,回到了家中短暂休息,在春天的时候将弃于苏州的隋园重新启用,改名“随园”,初次归隐的袁枚畅想着他的小世界“白门新挂竹皮冠,为爱梅花不作官”,每天都忙于打造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随园,开始过着梦想中的以诗会友的惬意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并未积极筹划赚钱的袁枚和他的随园很快就入不敷...
袁枚是清代著名大散文家,向往山水美景和静谧生活的他,曾隐居于南京小仓山,自号随园主人。 有趣的是,与他同时代的苏州名医徐大椿,当年也曾婉拒朝廷的供职邀请,选择隐居于苏州乾元寺下的七子山画眉泉,并自称回溪道人。 袁枚曾造访苏州,他赞叹“回溪道人”的七子山清净幽美,而且在徐大椿的结庐之地留下一方题为...
袁枚对苏州女子特别偏爱,上篇在到底难消才子气——袁枚和他的随园诗稿(六)中讲到,《引凤曲》开篇即有“姑苏城外三春水,年年生长如花女”一句,赞美苏州人杰地灵,盛产美女。另外袁枚籍贯可考的姬妾如方聪娘、陆姬、金姬等人,也都是苏州人。因此...
袁枚心动了,打点好行装来到扬州,在一座观音庵里,见到了王姓女子。正如李宗典信中所说,该女子长得十分漂亮,面色红润,举止得体。唯一让袁枚感到不满意的是,该女子皮肤不够白皙。因为这一点,袁枚迟迟没有决定是否要娶这位女子,打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边游玩边思考一下,再做决定。袁枚坐船在苏州游玩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