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者的差别,是指缘“果”或缘“因”而立下誓言。【转发】@祖古颜班-嘎玛:世俗菩提心,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者的差别,是指缘“果”或缘“因”而立下誓言。简单来说...
二种菩提心中的愿菩提心的“愿”,是利益一切众生、解脱生死轮回、希求成佛;而行菩提心是意乐的趣,即于菩提心生起意乐、欢喜,能从心中生起利益一切众生而意识心生出欢喜,行菩提心是这种乐趣的行为。 菩提心又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所谓菩提即是“诸法如虚空般无相,本来光明清净”。 胜义菩提心是究竟菩提...
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区别 我们学佛时,常会问人“你有没有发愿为利益众生而成佛啊”,这是属于“愿菩提心”;“你有没有行菩萨道啊”,这是属于“行菩提心”。佛经把这二种发心,比喻为一个想要做事的人和一个正在做事的人。这两者如何区别呢?譬如,你们在下班后,想要到佛堂来听闻佛法,想到佛堂做义工、帮忙一些...
菩提心分为二种:愿菩提心、行菩提心。 菩提心是成佛之种子。菩提心是成佛之要、解脱之本、证悟之实相。 习修佛法,首先是皈依发心。 问:发心是什么? 答:发心,是利益一切众生,是欲求成佛解脱。但解脱非有一个我解脱,非有一个非我解脱,因为你本自解脱,只是你尚未证悟解脱。
关于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愿菩提心首先要以大悲心来缘众生,其次以智慧来缘众生获得佛果。B.二者的差别就像欲行与正行。C.菩提心必须是在心上安立的,如果仅仅是行为,不算行菩提心。D.首先必须要有愿菩提心,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行菩提心,二者一定要安立在同一心态上面。 搜索 题目 关于愿...
所谓愿菩提心,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以大悲心来缘众生,第二个条件是以智慧来缘众生获得佛果。在具足这两种条件的前提下,我们发愿:“从现在开始,我要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这就是愿菩提心。 所谓行菩提心,就是在发愿的基础上去做这件事,在实际行动中不离六度万行。 二者的差别就像欲行与正行。比如我要从这里到印...
书中提到,很多人虽然善良,但却很少有人了解“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区别。 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要生起菩提心,它是前行修持的精华。”这句话让我意识到,修行的核心就是菩提心。 首先,我们要以“祈愿令一切有情众生获得证悟”的发心开始修持。记住,所有你做的事情都是你自己的想法,都是你内心的显现。生起...
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这二者的目标虽然都是一致的,但在显现的行为上却是不一样的。那么具体该怎样去理解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呢?打个比方说:假如有一个人想去拉萨朝圣,心里只是有个美好的愿望并未付诸实际行动,这是“欲行”,也就是想行未行,如同愿菩提心;如果买了车票坐车行在途中,这是“正行...
愿菩提心:如同三世佛佛子,已发最胜菩提心,我亦为度遍天众,愿发无上胜觉心。 行菩提心:我与无边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了知如是之自性,即发殊胜菩提心。 发愿偈:火!种种显现水月幻化相,轮回相续漂泊众有情,自性光明法界中休息,发四无量大乘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