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可以从概念、形态结构、功能作用、血小板计数等方面看。 1.血小板的概念:血小板是非常小的血细胞,是由成熟骨髓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而形成的。 2.血小板的形态结构:血小板为圆盘形、体积很小、形状不规则,通常分布在红细胞中,而且血小板能运动和变形,所以一般方法观察是为多形态的,血小板的结构复杂,由内而外...
血小板,是血液中体积最小的细胞,它的直径只有2~3μm,由于太小,且没有细胞核,曾被认为是一种无功能的细胞碎片。但事实上血液中有非常多的血小板,一个正常成人的血小板数量可以达到(100~300)×10^9个/L。 …
我们所说的“献血”,通常指的是献“全血”,包括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全部成分,而“献血小板”则是献“成分血”,单采血小板是在献血过程中借助单采血小板机,将血液中的血小板分离出来,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的过程,这是现代献血的新理念,更有利于实现...
血小板生理 (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血小板的体积小,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为2~3μm。当血小板与玻片接触或受刺激时,可伸出伪足而呈不规则形状。电镜下可见血小板内存在α-颗粒致密体等血小板储存颗粒。血小板膜上有多种糖蛋白( gyoproein, GP),它们具有受体功能。如GP I b/...
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者增多,没有达到标准,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发展为其他严重的问题。而健康人群血小板的正常数值应该保持在(100到300)×10^9个/L。当血小板减少时,身体会有哪些异常表现?血小板减少身体表现要根据减少程度去判断,如果是很轻微的血小板数值偏低,和生理原因有关,并不会有明显的表现,其中分娩后,...
血小板的作用包括止血、凝血、修复、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等。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成分,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作用: 1、止血: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损伤部位,形成血小板栓,阻止血液流失。血小板会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2、凝血: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
血小板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是人体比较重要的一个成分,它可以参与机体血液凝固,一般是主要参与止血的。一般血小板主要存在于骨髓和外周血中,一般来说正常人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在100~400×10的9次方每升,有些地方是150~350×10的9次方每升。 临床上如果患者血小板超过或者低于这个水平都是异常的,一般来说如果患者血小板...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为参与止血以及调节免疫。 血小板参与人体的止血进程,主要功能包括止血、凝血及修复受损的血管等。血小板可以黏附、聚积在血管损伤处,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白细胞也被吸引至血小板局部,快速聚集并结合在破损的血管处而阻止过度出血,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血小板还是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关键参与者,血小板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