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蝉》作品原文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拼音版原文 垂chuí緌ruí饮yǐn清qīng露lù,流liú响xiǎng出chū疏shū桐tóng。 居jū高gāo声shēng自zì远yuǎn,非fēi是shì藉jí秋qiū风fēng。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虞世南云“居高声自远”,骆宾王“清畏人知”、义山“本以高难饱”语,皆善言蝉之德。周珽曰:此借蝉自况也。前四句言蝉以高洁,空有声闻,其如疏断于碧树间何!后四句自言宦游飘泊,致家乡荒秽,亦由清高自好故耳。乃烦尔类勤相警励如此。触物兴情,良可悲...
蝉低垂着触须啜饮清凉的露水,长鸣声从繁茂的梧桐树上传出。因为它身居高处,声音自会远扬,而不是凭借吹来的阵阵秋风。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虞世南由隋入唐后,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而作。诗人的一生极为坎坷,先是在南朝陈任职,后隋灭陈,与其兄虞世基一同到了长安,“大业初,累授秘书郎,迁起居舍人。”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