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是杜陵人,故乡并不是洛阳。此处是用典,自比为西汉贾谊。潘岳云“贾生洛阳之才子”(《西征赋》),李白云“洛阳才子谪湘川”(《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且杜陵近洛阳,所以韦庄以洛阳指家乡自在情理之中。韦庄得以成名的《秦妇吟》开头即云:“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通过这首词,韦庄用对江南美好的描绘,进一步反衬出自己故土难离的游子情怀,进而强烈表达出一种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因为,尽管江南还是那个江南,然而,韦庄漂泊多年,游历各地,目之所及,眼之所见,到处都是满目疮痍的城池,到处都是一片荒凉的土地,到处都是战火硝烟的纷纷乱世,到处都是苟延残喘的黎民百姓,江南...
韦庄的《菩萨蛮》五首 菩萨蛮韦庄全篇一 唐代:韦庄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眼前的魏王堤上,杨柳依依,浓荫茂密。而我心...
韦庄的词多情,尤其是他离家后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而其中尤以菩萨蛮最为著名,词句清丽,情意深重。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人人都说江南好,让游人只想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
韦庄《菩萨蛮》五首 其一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其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其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
一,韦庄父母去世时,留下了几个弟弟妹妹,家境非常贫困,这个时候他就是喜欢读书,也没有办法参加科举考试,这是需要财力支撑的。所以他放弃了科考,而是专门去幕府求职。这样可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存。二,韦庄是京城人,但是后来和弟弟妹妹搬到了陪都洛阳。这京城的氛围给了他自信,27岁,他入职的昭义节度使幕府...
韦庄的思乡词多作于仕蜀时期,如“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等名句,都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眷恋之情。韦庄晚年虽然在后蜀做了宰相,但他大半生辗转南北,寓居飘零,饱尝了远离故乡、亲人离别的愁苦。所以,韦庄的词反映的内容比温庭筠词要广,除花间闲愁外,还抒写了...
第2名 唐朝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首词也是一首思乡之词,语言优美、流动婉转、情思绵绵,余味无限。尤其精彩的是这首词一咏三叹,乡情激荡,真情毕现,读来唇齿生香,越读越爱读,越读...
第一首:晚唐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感悟:烟雨蒙蒙,美女如云的水墨江南,数千年如一日,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但韦庄却不这么觉得。尽管他所见到的江南,确实如人们所说的温柔可人,是...
再如韦庄那一首著名的《菩萨蛮》,思乡之情也是跃然纸上: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是继温庭筠之后,花间派成就最高的一位词人,并称“温韦”。虽然同为花间派词人,但又有所区别:温词人始终把自己置身于词外,是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