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草堰港遗址为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滨海湿地型史前遗址。俗称“锅底洼”的里下河腹地,其特殊的低海拔湿地饱水埋藏环境保存了极为丰富的有机质遗存。 2.草堰港遗址发现的巨量人工栽培稻等各类植物遗存及大量的动物遗存,是研究江淮...
草堰港遗址出土的粪便化石。(受访者供图) 草堰港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草王村东颜家圩北侧,主体年代距今约7000年。遗址所在区域为江淮东部里下河腹地,整个遗址位于水面之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自2022年12月起,先后对遗址展开考古发掘工作。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
此次入选的草堰港遗址,位于当时长江入海口与淮河入海口的中间地带,处江河湖海之交汇,为多元一体之见证,具有典型的“水韵江苏”文化基因。有啥收获?草堰港遗址年代距今约7200—6900年,为江淮东部已知最早的新石器遗址,特殊的低海拔湿地饱水埋藏环境使得大量有机质遗物得以完好保留,发现有陶、骨、石、木、玉、...
日前,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重点项目——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正式发布。草堰港遗址为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滨海湿地型史前遗址,这一考古发现填补了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草堰港遗址项目负责人甘恢元介绍,草堰港遗址位于兴化市...
草堰港遗址位于兴化市千垛镇草王村东颜家坪北侧,东南距兴化市18公里。遗址所在区域为江淮东部里下河腹地,地势低洼、河湖密布,原为芦苇、水草遍布的湖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围湖改田造塘,形成大面积成片鱼塘,遗址整体位于水面之下。2021年,当地开挖鱼塘时发现该遗址,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派人对遗址进行考察后,确认...
9月13日,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的考古成果备受瞩目。这一遗址,作为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项目,此次发布了众多令人振奋的发现。△遗址全貌(自西向东)自2022年江苏启动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以来,已收获颇丰。草堰港遗址的发现,继常州寺墩遗址、盐城盐业考古及淮安城市考古之后...
草堰港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年代距今约7200至6900年。遗址总面积8万余平方米,被近2米厚的自然淤积层所覆盖,特殊的低海拔湿地饱水埋藏环境使得大量有机质遗物得以完好保留。考古发现房址、灰坑、灰沟、水井等遗迹200余处。其中,房址分为木构建筑与芦苇建筑两大类;灰坑集中...
@旅游景点大全兴化草堰港遗址简介 旅游景点大全 兴化草堰港遗址是一处极具历史价值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位置与年代 草堰港遗址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千垛镇草王村东颜家圩北侧,东南距兴化市18公里。该遗址距今约7200至6900年,是江淮东部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二、遗址规模与发现...
8月21日至22日,在兴化召开的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推进会上,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团队向专家媒体展示了淮河下游课题中,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发掘取得的成果。 草堰港遗址所在区域原为芦苇、水草遍布的湖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大面积成片鱼塘,遗址上现全为鱼塘、水渠,整个遗址位于水面之下。
草堰港遗址年代距今约7200—6900年,为江淮东部已知最早的新石器遗址,特殊的低海拔湿地饱水埋藏环境使得大量有机质遗物得以完好保留,发现有陶、骨、石、木、玉、蚌等各类遗物2800余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填补了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作者:毛俊、尹霄飞 鸣谢: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